參與製作歷史記錄片《歷史的震撼-天安門事件實錄》的各地人士,這個週末聚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討論了3、4天,提供許多修改的意見,預計可如期推出記錄片,以紀念1989年6月4日北京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20週年。
來自香港、紐西蘭以及美國各地的支持中國民運的人士經過30多個月的訪問和拍攝,終於完成《歷史的震撼-天安門事件實錄》記錄片的毛片製作,並在這個週末聚會洛杉磯,把分成5組分頭攝製的影片匯總在一起,仔細檢視,提出修改的意見。
中國當代研究所主任陳一咨發起攝製六四記錄片
今年在紐約成立的"胡耀邦趙紫陽紀念基金會"的秘書長王書軍說,記錄片是該基金會會長陳一咨倡議拍攝的,陳一咨是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曾是趙紫陽重要智囊,六四鎮壓之後被迫流亡到美國,擔任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近年因為健康問題移居洛杉磯。這次討論會他也只是短暫致詞後就回家休養。
王書軍說:"記錄片分成5個部分進行分頭製作,天安門母親的悲情、天安門事件的起因、天安門事件的過程、天安門事件的啟示、天安門事件的反思。"
王書軍透露,記錄片訪問的對象包括在中國大陸、香港以及美國等各地的人士,其中鮑彤和丁子霖等人都是被監視者,訪問非常困難。另外,聞名的"黃雀行動"有幫派人士參與,影片中也有人現身說法。
陳一咨則在書面致詞中表示,記錄片力求客觀,希望做到保存真實歷史,總結經驗教訓,避免悲劇再發生。
天安門廣場血腥清場內幕作者吳仁華〈右二〉參與討論
從頭至尾親身參與六四運動的前政法大學講師吳仁華說,重看歷史鏡頭仍讓他激動不已。吳仁華是中國新聞自由導報總編輯,也出版了《天安門廣場血腥清場內幕》著作,對記錄片內容非常認真。吳仁華仍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訴求,但是他說:"在天安門事件20年之後,如果中共當局再繼續堵死所有的和平途徑,而且社會不公、官民矛盾、貧富分化,再持續下來的話,如果出現群眾的革命,以革命方式推翻共產黨政權的話,一方面我不驚訝,另一方面我覺得可以理解。"
主持記錄片"反思"部分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說,當年"是非"是非常清楚的,但後來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蘇俄和東歐的改變,讓一些人對評價六四事件出現爭議,他在片中就爭議進行討論。他請當事人澄清究竟是有預謀有計畫的暴亂,還是政府有計畫有預謀的鎮壓?他也請了許多研究專家來討論六四對中國及世界所產生的影響。
王軍濤指出,1989年6月4日那場政治衝突,是在全面改革派和片面改革派之間的一場悲劇衝撞。鄧小平只要發展經濟解決中國窮的問題,不想改革政治。但是六四這批青年學生知識份子認為中國的問題不光是窮,還要有民主憲政體制來保證各階層分享發展的成果。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博士王軍濤〈立者〉主持討論
王軍濤說:"鄧小平當時說過一句話,殺20萬人換20年的太平,我們今天可以看到這20年太平的代價是甚麼?很清楚,就是讓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失去了公平發展的機會。 這些權貴資本主義一開始是壟斷了在改革中出現的新機會和創造的新的財富,後來他們又瓜分了國家資產,這些資產本來是屬於全社會的,被他們通過改革的方式化公為私了。現在他們又再擠壓留給老百姓不多的生存資源和生產資料,例如土地、房產。"
王軍濤指出,現在中國8%的人(即1億多人)佔用7成以上的社會資源,外界只看到這1億人就以為中國經濟發展不錯,其實越來越多的上訪、土地拆遷引發民眾抗議的群體事件和警方濫用權力暴力等情況,問題更大,就是當初不進行政治改革的後果。如果當時同時進行了民主化,經濟照樣會發展,社會卻會更平等更少暴力。
王軍濤等人透露,記錄片有很多人義務參與製作,計畫在明年2月可以完成修改,明年清明到"六四"在全球各地播放。
1989年北京當局鎮壓天安門廣場的學生示威之後,曾把學生運動定性為反革命暴亂,幾年後改稱為政治風波,但是一直否認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上死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