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通航與通郵,於今日自行"生效"運作,這次的開放,本質上是對第一次開放失敗的"補救"。首先,在對中國觀光客的主觀期待上,馬英九的公開設想是︰只要一天開放三千人次,一年就有一百一十萬人次;假如這些中國觀光客平均一趟八天旅遊,一天平均消費七千元,八天就有五萬六千元, 一年一百一十萬人可帶來六百億商機,增加臺灣四萬多個就業人口,失業率也降低一%。
觀光客來少去多 中國是最大獲利者
七四包機直航與陸客開放後,統計到十一月底,陸客平均每天三百人不到,以十月高峰的四百人計,觀光局預估今年的總來客無法超越十萬人次,竟較去年民進黨未全面開放時的陸客人數還少,實在滑天下之大稽。人次數隻有馬先生期待值的十分之一,就遑論其幻想的商機與就業氣泡破滅與欺騙了。
基於"補破網",不待國會同意,一系列的簡便措施與截彎取直今日登場,為的就是不計一切要把人數衝上來,但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是,增加航班與航點後,來去之間究竟都是什麼客人?目前週末包機八、九成都是臺灣人,陸客不到二成,顯示在相對票價、消費能力等因素下,中國旅遊市場才是最大獲利者,可以想見,在前提未變的情況下,乘數效果將發生在中國,並非臺灣,則臺灣有任何配套促進平衡嗎?
海空貨運競爭激烈 我恐討不到便宜
首次開航的海空貨運,這是第一次江陳會該談卻未談的議題,這次補上議程,不幸卻遇上金融大海嘯的強勁掃尾,航商期待一年可節省六千萬美元成本的目標,即將面臨的考驗是臺灣對中國出口已經連續三月衰退,同時兩岸俱為出口國,貨櫃出口重心一向在歐美,海峽之間將有多少貨物往來可期?尤其,兩岸航商的競爭在成本不同的體質下,未來鹿死誰手?肯定是場硬仗。
為示重大政績,馬英九與劉兆玄今天將在南北參加海運首航儀式,政治人物作秀後,最要緊的是完善的政策必須跟上、漂亮的數據必須兌現,倘若不勤政看不清問題之所在,就是懶漢,就算餅掛在面前,也會吃不到,一旦支票又跳票,大家都不健忘,其下場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