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之在德國接受凱利人權獎典禮上的講話

作者:張思之 發表:2008-12-08 19: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2月2日,中國著名律師張思之先生接受了德國海恩裡希-伯爾基金會頒發的2008年度佩特拉-凱利人權獎。以下是張思之先生在頒獎典禮上發表的講話全文。

今夜,這裡勝友高朋齊集,溶溶春光流溢。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凝聚這樣的氛圍,安排如此隆重的頒獎儀式,躬逢其盛,不勝榮幸!

初踏為人類文明貢獻大師群體的德意志沃土,仰望燦爛群星,心潮澎湃。

我為答謝而來,更為學習而來。德國法學家,尤其是法哲學家的輝煌學術成就對我是莫大引力。德國人民戰後重建的精神風貌和進取品格,以及我的德國同行在國家法制建設中的作用,實在值得瞭解借鑒,因此我又是為增進瞭解加深理解而來。

我從東方來,走了長長的路。

我贊同伯爾基金會關於人權、生態、非暴力的理念。

我嚮往自由。生命如缺失自由,或竟喪失人權,也就降低了或者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馬丁-路德-金要把不義的荒漠"改變為自由和正義的青青綠洲"的壯麗夢想發人深思;荒漠變綠洲之喻,尤耐尋味。

我尊重"人類的公平不是建立在暴力基礎之上"的甘地式和平主義,我不贊成手握重權者濫施暴力鎮壓弱民。

這些理念的結合昭示著、營造著一種合理的社會秩序。健全的社會秩序有賴於民主、法治的維護,意味著理性、協調、平衡和安寧,它的實現會改善當今世界億萬社會底層大眾的生存狀況,進而在自由、自尊、富裕、友愛的基礎上構築起美好精神家園,告別專橫、破壞、盤剝與恐怖:多麼令人神往!

不必諱言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背景與傳統存有差異。這證明需要促進理解。互相理解不僅要有時代精神,而且應有寬廣胸懷,否則達不到互補互濟、形成合力、推動社會進步的目的。文化雖分領域會失國界。不同優秀文化的交叉與融合,能把人類社會生活秩序最終統納於"真善美"的境界,造福寰宇。伯爾基金會作為社會團體,為此架橋四海,起著開通道路的作用,公約當代。我們期待"律師橋"的建成,把匆匆過客演化成莘莘學子,促法治文明秩序的偉光映照,其受益者當不止東方!

這是我的另一個夢想。讓我回到現實中來。

在我的祖國,美好崇高理念的實現,因自由、民主、法治以及環保狀況的尚待進一步改善而受著阻礙。伯爾說的好:自由要靠爭取得來。天賦人權,不爭不得,這就給律師廣闊的執業空間,人們期待更多更大的改善。要害在"爭", 即"維"。問題是中國律師因發展過速而先天不足而參差不齊,執業環境又不盡如人意,外在的關注與支持實當倚重不宜排斥;但是歸根究底,改變源於內部,始於自我,要靠自身努力爭取。艱難的環境恰是對能力、修養、意志和風骨的磨礪和錘煉。一批青年才俊作為中堅正在成長,趨向成熟。這是我們的希望所在。14萬中國律師,會以其主流的凜然形象,用可信業績反映法律的公正與權威,體現法律的魅力,無愧地昭告世人:律師作為天然的人權主義者是民主與法治的堅實支柱,是促其實現的無可替代的力量。

今年,伯爾基金會將佩特拉-凱利2008年度獎章授予遙遠東方的中國律師,這是對律師群體的激勵!至於我個人,因缺乏貢獻而深感愧疚。可堪告慰的是:躋身於這個寄寓著至善至誠願望的盛境,另有感悟。今日盛典將是我執業歷程中的一次特異的"熱身"。我將以丘吉爾戰時誓言為典範,"風險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支撐薄力,奮勇前行。我不敢低估前路的障礙阻力,但即使艱險環生,也決不因此而萌發絕望。絕望與希望之間有時也只是一步之遙;智慧、膽識、堅毅、合眾,有助於達到目標。展望前程,無由悲觀。關鍵在於恆守信念,學習不輟。我誓以夕陽西垂之軀,迎晶瑩晨露,輝映人間明媚春綠。

謹以赤誠之心感激給予我的榮耀。請允許我與諸位---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執手緊握。

"遠遠的,東方,太陽正在升起。"

謝謝大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