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金庸的武俠小說創造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一個難解之謎,在華人社會具有無可替代的影響,上至政府首腦要員、文人墨客、學者教授,下至農夫民工小販,從中國到美利堅,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層出不窮的金庸謎......
圖:金庸與夏夢
坊間市井傳言:查良鏞離開長城電影公司,與感情問題有關。
武俠小說創作佔據了查良鏞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那是屬於業餘創作,查良鏞的正職仍然是"長城"電影公司的編導;雖然武俠小說所得稿酬和版稅很高,查良鏞手頭上積蓄了一些錢,但他仍然是每月只拿280元的小職員。
當然,比起在《大公報》,查良鏞在"長城"的收入是不錯的,雖然月薪差不多,但他每寫一個劇本,即使不被採用,也有3000元稿費,所以,初進入"長城"時,即使寫《雪山飛狐》花去了很多時間,但查良鏞還是抽空寫了好幾部電影劇本。
那段時間,他以"林歡"為筆名寫的劇本,主要有《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有女懷春》、《午夜琴聲》等,分別由長城當家花旦和小生如夏夢、石慧、陳思思、傅奇等主演。
只做編劇,當然不是查良鏞闖入電影圈的目的,他還要做導演,不過,直到後來退出電影界,查良鏞也沒有單獨執導過一部片子,只是在1958年與程步高合導了由陳思思、傅奇主演的《有女懷春》,1959年又和胡小峰聯合導演了由夏夢、李嬙主演的《王老虎搶親》。這是兩部比較賣座的影片。
雖說查良鏞以熱烈的激情闖入電影圈,甚至許多年後仍對此頗感懷戀,但短暫的從影經歷使他所獲甚少,也幾乎談不上影響。以至於絕大多數人(甚至包括電影界人士)都不知道查良鏞曾搞過電影。1979年查良鏞去臺灣訪問,一幫電影人與其聚會,本是衝著武俠小說大師威名來的,談話中得知查良鏞也曾是電影圈中人,個個驚呼"怎麼不知道";於是查良鏞自嘲道:"你們不知道,證明我搞電影完全失敗。"
當然也有人記得這回事兒。1981年查良鏞攜妻女回大陸訪問,上海等地電視中突然放映舊片《王老虎搶親》。令查良鏞大為感動的是,片頭"導演林歡"已改成了"導演查良鏞"。查良鏞當時曾說:"這部戲的主要導演其實是胡小峰先生,我當時對導演技術還有很多不懂。"
查良鏞進電影圈不久便匆匆退出,被認為與查良鏞要擺脫"左派"機構的管理方式有極大關係。
長城電影公司是張善琨於1948年底創辦的,真正的老闆是商人呂建康,"長城"成立後,專拍國語片。到了1950年,"長城"改組,袁仰安出任總經理,這時 "左派"機構開始控制"長城",紅色電影也在那時拍了不少。及至後來,更有人把"讀書會"等組織,引進公司,向職員灌輸紅色思想,導致嚴俊、李麗華、林黛等先後退出。從此,"長城"在整體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左派"機構。
當時查良鏞離開《大公報》,也有擺脫思想限制的原因,查良鏞希望多拍些娛樂性和商業化的電影,提高賣座率;但長城公司的攝製方針是思想教育為主,當然與查良鏞的主張不能相容,甚至在工作檢討會上,把查良鏞評為資產階級思想濃厚。重重束縛,不僅使查良鏞的藝術創作意圖難以發揮,而且違背了他追求獨立、自由的原則;再加上查良鏞編寫的好幾個劇本不獲通過,使他興趣大減,便轉而自立門戶,創辦了《明報》。
關於查良鏞退出電影圈,據說也有感情方面原因。
怎麼回事?
原來,查良鋃鏞在長城期間,喜歡上了一位女明星,苦苦思戀,卻終未有結果。多數人認為,這女明星正是當年長城"大公主"夏夢。
夏夢是出名的美女。美到什麼程度?港臺著名導演李翰祥說:"夏夢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最最漂亮的女明星,氣質不凡,令人沉醉。"
查良鏞在"長城"時,夏夢還是長城當家女主角。她塑造了一系列純真善良、美貌動人的年輕婦女形象。她扮演典雅端莊的大家閨秀、雍容華貴的宮廷少女、淪落風塵的多情女郎、活潑可愛的民家姑娘、屢遭不幸的哀怨少婦等等,都獲得成功,極受觀眾賞識。
夏夢也是查良鏞編劇的《絕代佳人》女主角,並在查良鏞執導的《王老虎搶親》中反串明朝四才子之一週文賓一角,演得瀟灑倜儻,一副多情書生模樣。
可以想像:以夏夢的絕色美貌以及大明星的光環,當時只是小小編劇的查良鏞,的確沒有什麼可作為追求的資本。
關於查良鏞喜歡夏夢,市井坊間有多個版本。著名專欄作家哈公生前曾這樣說:"查先生是一個專於愛情的人,我跟他共事於長城電影公司時,查先生喜愛上一個美麗的女明星,那女明星是一流的大美人,而我們的查先生,那時不過是一個小編劇、小說家,當然得不到那位女星的青睞。"
倪匡也含含糊糊地說過:"好像追過夏夢。"
查良鏞所戀者是否夏夢暫且存疑。細想之下,當年查良鏞追求未果倒也未必就是壞事----也許正是這失敗的追求刺激了他而發奮做點大事呢?不過,真情如何,只有查良鏞自己知道。局外人是從查良鏞後來的小說中另找依據。有人分析說:"在他的小說中,不難看到夏夢的影子,像《神雕俠侶》裡的黃蓉,《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神雕俠侶》裡的小龍女,無論一顰一笑,都跟夏夢相似。"
這自然仍是未得到查良鏞本人認可的說法。
但從後來的一些蛛絲馬跡中,人們或許可以揣測得出查良鏞對夏夢是非常喜歡和眷念的。在他創辦《明報》以後不久,夏夢曾有過一次長時間的國外旅遊經歷,《明報》除了報導夏夢的遊蹤外,還開闢了一個專欄"夏夢遊記",一連十多天刊載夏夢所寫的旅遊小說文章。
有人因此猜測,如果不是查良鏞對夏夢一往情深,他不可能如此大方慷慨,在自己的報紙上給夏夢大辟專欄。
另外,到了1967年底,夏夢也像千千萬萬的香港人一樣,移民國外,去了加拿大定居。這在當時是一件很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明報》卻一連兩天在頭版頭條位置,用很大篇幅報導了夏夢去加拿大的情況。
不僅如此,查良鏞還專門為此寫了一篇社評,"祝福"夏夢這個"善女人"。他在《夏夢的春夢》的社評中寫道:"......對於這許多年來,曾使她成名的電影圈,以及一頁在影壇中奮鬥的歷史,夏夢定會有無限的依戀低徊。可是,她終於走了。這其中,自然會有許多原因,在我們的想像之中,一定是加拿大草原的空氣更加新鮮,能使她過著更恬靜的生活,所以她才在事業高峰之際,毅然拋棄一切,還於幽谷,遺世獨立,正是‘去也終須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我們謹於此為她祝福。"
《明報》的社評向來都是評述香港大事和世界大事的,為一個女明星的移民而大作文章,甚至以社評形式為她"祝福",這樣的處理是很異常的。不少人也由此揣測查良鏞對夏夢的一片痴心和愛意。
總之,電影圈裡的經歷,在查良鏞來說,總是遺憾多於收穫。不過,要是查良鏞在電影圈裡得心應手,順順噹噹,恐怕就沒有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報業大亨查良鏞了!對讀者們來說,這又是"不幸中的萬幸"!
雖然查良鏞在電影方面沒能做出大的作為,可偏偏又是他的武俠小說,後來又把個影視界弄得熱鬧非凡;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是"救了電影一把"。這,對查良鏞來說算是一種慰藉和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