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金銀器製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藝術傳統,一些考古資料證明,我國使用金銀器的時間始自3000多年前的商代。在我國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商代墓葬中,均有金銀器出土。其中,在安陽殷墟就發現過眼部貼金的虎形飾及金片、金葉、金箔等飾件,這表明,商代的工匠已經能靈活運用黃金延展性能好的特性。商代晚期的金銀器主要出土於山西石樓後蘭家溝。計金珥形器兩件,同時出十的還有青銅器爵、錛、戈,另有少數民族風格的刀、杓等。從出土文物分析,商代金銀器的形制和功能雖與青銅器有所區別,但其製作過程是在高度發達的青銅工藝基礎上建立、發展起來的,因此稱得上是青銅工藝的一種副產品。
西周時期將鈑金澆鑄成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和獸面形飾件,裝飾衣帶。春秋時期金銀器仍承襲商代風格,具有濃厚的青銅器圖案裝飾色彩。戰國時期王公顯貴生前使用和死後隨葬金銀製品已成風尚。這類金銀製品在遼寧、新疆、內蒙古、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出土。而以各種動物形象為圖案的金銀飾品是北方匈奴族最有代表性的遺物。其中,最有價值的發現是在內蒙古杭錦旗阿魯紫登、准格爾旗西溝畔、陳巴爾虎旗完工、陝西神木訥林高兔等地的匈奴墓。這些墓地出土了大量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金銀器製品。
金飾片
裝飾在衣物上的金質片狀裝飾物。主要發現於兩晉以前北方遊牧民族文物中,有虎形、鹿形、長方形、山字形等形狀,圖案多為虎、鹿、馬等透雕動物,具有濃郁的草原遊牧民族特色。飾片邊緣多有穿孔,以利於縫綴在衣物之上。
郢稱
戰國楚
此為楚國通用金幣,反映了楚國晚期商業貿易的繁榮和金再在實際流通中的重要地位。
金臂釧
商
12.5×O.3厘米
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墓葬出土。一重93.7克,另一重79.8克。兩件形制相同,各用一金條成環行,兩端錘扁呈扇面形。
金盞、金杓
戰國
口徑15.1厘米
此金盞仿銅盞製作,飾有雲紋、雷紋和蟠螭紋,金杓則飾有鏤孔變形龍紋,為曾侯乙墓出土金器中精品,也是現知先秦時期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容器類製品,代表了這一時期貴金屬工藝的成就。
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
戰國魏
18.4×4.9厘米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5號戰國墓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此帶鉤紋飾繁複,玲瓏剔透,包金鑲玉,雍容華貴,是戰國帶鉤中的精品,反映了當時金銀工藝的最高水平。 漢代金銀器
秦代由於年代短暫,遺留的金銀器不多。漢代,由於社會長期相對穩定,金銀器製作也便得到一定發展。統治者擁有大量黃金,除了製作各種裝飾品、生活器皿外,還鑄造金餅、馬蹄金。據分析,漢代出士的大量金餅、馬蹄金、麟趾金,除投入流通外,還用於皇帝賞賜諸侯王及諸侯王向皇帝進奉,或用於贖罪、買爵及較大數額的交易和軍費支出等。這些金製品是集中多種工藝技術於一體的珍貴藝術品。
漢代金製品製作工藝最重要的成就是創新金粒焊綴工藝,將細如粟米的小金粒和金絲焊在器物之上組成紋飾。河北定州北陵頭村漢墓出土一件累絲鑲嵌金龍,採用纏繞、錘、焊接和鑲嵌技法,用累絲勾勒出龍的面廓和雙角,其餘的額頂、雙頰、頸部及腹部均用極薄的金片鏤刻,全身佈滿粟形金粒,並以綠松石鑲嵌銀珠,特徵畢具,歷歷可辨,異常精美。金絲多用於編綴玉衣,劉勝墓所出金縷玉衣是其典型。由此可見,金銀器製作工藝發展到兩漢,已基本從青銅器製作的傳統工藝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工藝門類,對後世影響深遠。
中國銀器的出現比金器晚,約始於春秋時期。銀製飾品、器物直到戰國以後才普遍出現。戰國時期的銀製品除了前面提到的銀器外,還有銀牌飾、璽印、銀空首布。內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石灰溝匈奴墓曾出土虎噬鹿銀牌飾、雙虎紋銀牌飾、銀扣飾、刺蝟形銀飾件,與草原遊牧民族同樣題材的金牌飾風格一致,說明當時的人們在掌握了黃金提煉製作的同時,也掌握了提煉難度較高的白銀製作。戰國古璽中也有少量是用銀製作的。到了漢代,銀器的使用範圍也擴大了,出土的容器有豆、碗、盤等,小件的有帶鉤、指環、鋪首、車馬器具等。山東臨淄西漢齊王墓陪葬坑出土的鎏金銀盤,即所謂「鏤銀盤」,到唐代已成為金銀器的主要器型之一。
動物紋金牌飾
西漢
金牌飾為長方形,四周以人字紋為邊框,中間立怪獸,獸頭似馬,嘴略似鷹喙,頸部鬃毛飄捲身、爪似虎,腰細如豹,長尾垂地。怪獸上方佈滿鏤空雲紋。牌飾背面有麻布印痕及對稱二系紐此為典型的鄂爾多斯式牌飾,富有濃厚的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特徵。
銀女坐俑
西漢
22.6×9.5厘米
此俑為一女奴,上身挺直,雙膝著地,《史記》稱為「跽」,乃是一種合乎傳統禮制的坐法。膝前有圓形筒,雙手原應握有燈桿之類的器物。銀俑髮髻上綰,表現出沉默拘謹的神情。俑多為陶質,銅、鉛製作的尚不多見,而像此件比例適度、製作精緻的銀製品則更為珍貴。
八龍紋金帶扣
西漢
此帶扣在薄金片上壓製出8條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龍。其中以l條龍為主紋,龍體起伏盤繞於全器,四周圍有7條小龍。龍身上的花紋及水波紋由纖細如發的金絲焊接而成,其問嵌以極細小的金珠,龍身多處鑲嵌綠松石。8條龍游動自如,栩栩如生。帶扣的四周亦用金絲圍邊。此帶扣的製作,採用了鈑金、壓模、鏨刻、拋光、掐絲、焊接等工藝,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古代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