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天文學家發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推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陷於真空反常時空泡沫中。這是繼銀河系丟失兩個主螺旋臂、太陽或被銀河系拋離誕生地之後,天體的劇變正在逼近我們生存的地球的另一個信號(證據)。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宇宙天體正在發生劇烈地變遷,包括星系的碰撞、撕裂、解體,且有增加的趨勢,劇變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新星爆發、新的星系形成。據10 月16日的「自然」雜誌報導,現有的無線電望遠鏡已經錯過了大批碰撞中的天體目標,意味著人類所觀察到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實際的天體變化更多。這些變化也隨著時間從遙遠的天體向人類生存的地球靠近。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數十年前發現的宇宙膨脹目前正在加速,加速膨脹標誌著宇宙的爆炸、解體。在加速膨脹過程中,天體的不斷碰撞、重組,同時孕育著新星體和星系的生成,揭示出宇宙正處在一個更新的世代交替中。
有學者指出,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有「天人合一」,天體的變化和人間的變化存在對應,目前天體的變化已經接近人類生存的地球,更昭示人類也在巨大變遷之中。
宇宙加速膨脹 劇變接近地球
天文學家在上一個世紀20年代發現了宇宙的膨脹,即自從150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後,星體和各星系一直各自向外飛散。在過去科學家一直假定,星系通過引力相互吸引,將減緩這個膨脹的速度。
然而10年前,兩組美國天文學家追蹤過去50億年間宇宙膨脹的情形,都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宇宙正在以比過去更快的速度進行擴張。
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2004年2月發布消息指出,宇宙中的星系正以一種加速度遠離銀河系而去。未來的銀河系周圍會漆黑一團,成為宇宙中的「孤魂野鬼」。
圖為2004年3月9日美國太空總署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見到的光彩奪目銀河星系。(Getty Images)
2006年6月,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香港演講中,引述科學的新近觀察,指宇宙的膨脹在長期的變緩之後再次加速。2007年3月,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報導,美國科學家索爾·普密特利用測定超新星亮度的手段也得到同樣結論結果:宇宙的膨脹速度正在加速。
科學家認為,加速膨脹正是爆炸的前兆,不斷加速的膨脹終將導致星系以比光還快的速度彼此遠離、消逝,其最終結果是星系的徹底解體,宇宙看起來將空無一物,時間也將終結。
在2008年,一系列的天文學新發現表明,宇宙的驟變正在從科學家能夠探測到的遙遠的星系,逐漸向我們走近,從銀河系到太陽系,甚至接近我們生存的地球。
銀河系:丟失兩主螺旋臂
今年在銀河系本身發生的巨大變化令天文學家大吃一驚。據空間網2008年6月3日報導,幾十年來,天文學家描繪的銀河系有四條主要螺旋臂,然而新紅外圖像顯示,銀河系目前僅剩下兩條主臂。
天文學家在1951年首次發現了銀河系的螺旋臂,隨後在從20世紀60開始至80年代,科學家們確定銀河系有四條臂,就是現在的矩尺座(Norma)、長形盾-半人馬座(Scutum- Centaurus)、人馬座(Sagittarius)和伯爾修斯(Perseus)。
太陽位於一條小小的名叫獵戶座一段臂附近,而獵戶座臂位於人馬座(Sagittarius)和伯爾修斯(Perseus)臂之間。
NASA史匹哲空間望遠鏡以紅外線對銀河系的觀察發現,銀河系新圖像中,只剩下了長形盾-半人馬座和伯爾修斯兩條主要螺旋臂。
左邊是銀河系的目前結構,顯示其兩條主螺旋臂,右邊是較早的銀河系圖像,有四條主螺旋臂。(NASA/JPL-Caltech)
太陽:或已被銀河系拋離
在銀河系的巨變中,太陽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牽連」。英國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9月17日報導,最近電腦模擬實驗顯示,銀河系螺旋臂可能已將太陽向外拋,使其遠離誕生地。此模擬結果解釋了為何太陽系附近的恆星其化學成分組合較具多樣性。
美國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家羅克·羅斯卡爾(Rok Roskar)團隊的模擬結果顯示,銀河系的螺旋臂會將恆星拋到距離誕生地數千光年的地方,包括太陽在內的不少恆星都被銀河系的旋臂推離其誕生地,到達複雜伸縮的太空軌道上。
羅斯卡爾團隊還發現當星系盤擴大或內部恆星移動位置時,旋臂就會形成或者消失。這一發現似與銀河系發生的旋臂消失相吻合。
一種新的模擬類似銀河系的螺旋星系表明,太陽可能已被拋離其發源地(插圖:Rok Roskar)
正陷入異常時空泡 地球「很特別」
銀河系、太陽系的變遷也使人類棲息的地球難以獨善其身。9月30日,宇宙網發表了題目為「我們生活在宇宙泡泡中嗎?」的文章指出,我們生存的地球或正在陷入一個沒有物質的異常時空泡中。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員提摩西·科利敦(Timothy Clifton)表示:「我們居住在真空地方的這個概念表示我們住的地方很特別。」
針對這個關於地球的最新推斷,科學家認為和宇宙的加速膨脹狀態有關。科學家表示,如果地球是位於宇宙中較稀疏的特別區域內,圍繞我們的時空可能與外部不相同,因為物質會扭曲時空。同時,觀測其它物體的結果可能比其真實位置更遠。
有分析指出,這一觀察表明,宇宙的變遷正在從遙遠的空間漸漸向近處發展,從銀河系、太陽系,進而移到了我們生存的地球。
天體劇烈碰撞、解體越演越烈
與此同時,宇宙穹體近年來發生碰撞、重組、舊的星體解體和新的星體形成,也越來越劇烈。
NASA網站2002年12月11日報導,哈勃望遠鏡觀察到了一個含有六個星系的緻密星系重組,星系中的星體被從中剝離掉,星系扭曲變形。科學家認為它們最終將融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巨大的星系。
2005年1月10日美國太空協會年會中,天文學家報告了在銀河系中發現三個紅巨星,是有史以來觀測到最大的星體,這三顆紅巨星均已瀕臨生命週期末期,星體溫度降至極低、光度極為明亮,星體體積也相當龐大,即將發生解體。
四個巨大遙遠星系的碰撞和合併(NASA/JPL-Caltech etc)
四個巨大遙遠星系的碰撞和合併(NASA/JPL- Caltech etc)
2007 年5月30日NASA網站發布消息,錢拉德X射線觀測臺拍攝到截止當時最為劇烈的天體變化,以星系3C438為中心的星系群發生超級劇烈動盪,據推測兩個巨大的星系群以每小時400萬英里的速度發生碰撞,溫度極高的熱氣體發出綿延200萬光年的巨大明亮X射線光弧。
2007年8月,NASA的史匹哲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宇宙空間迄今發現的最大的摧毀性變化之一,四個巨大的星系正在彼此撞擊在一起,在此過程中甩出數十億顆星體。
大量新星形成 從遠及近
伴隨著星體的碰撞解體,近年來,天文學家探測到大量的新星系和星體形成,從遠處向近處移動。
2005年伊始,天文學家觀測到,螺旋狀星系NGC6946閃耀著五彩的巨大焰火,是由於許多超新星爆發形成的,它是當時所知新生星體生成最多最快的星系。
2006年10月,NASA公布的一組星系相撞後照片顯示,距離地球6,300萬光年的兩個螺旋狀星系「迎面相撞」,導致數十億顆新星誕生。其中裡面最明亮的一個星團大約含有100萬顆新星。
距地球424光年星體系統HD113766假想圖,外面有一個巨大的行星形成帶(NASA/JPL-Caltech)
2006年12月,NASA發現在銀河系周圍天體數十「嬰兒」銀河系正在形成。其中包括一個剛誕生的大號銀河,距離地球大約是20到40億光年。科學家認為年紀老邁的宇宙只能生下一些小號的銀河,大銀河的產生是新宇宙誕生的徵象。
2007年10月,美國和德國、西班牙等歐洲的天文學家用哈勃天文望遠鏡發現,在銀河系中一個大約距離地球2萬光年的巨大星雲NGC3603中,有大量的新星體誕生。
2007年10月3日,NASA發布消息,宇宙學家們用史匹哲望遠鏡發現,在距離地球僅424光年的一個名叫HD113766的星體系統內,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似將生成。從系列數據可以看到,可觀察到的大量新星的形成正在距離地球越來越近。
哈勃拍攝的NGC3603星雲,裡面大量新星形成。圖片來源: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STScI/AURA)-ESA/Hubble Collaboration)
暗能量操縱天體劇變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在探究是什麼力量造成宇宙劇變。直到1998年,他們發現宇宙的膨脹是被一種叫做「暗能量」的東西推動的。而宇宙中主要的能量,都是以這種看不見的暗能量形式存在的。
目前科學界認為,宇宙主體由一種不可見的暗物質和另一種未知的暗能量構成,它們影響著星系旋轉方式、星系團的活動方式。研究發現,早期宇宙由4%的原子形態的真實物質、大約23%的看不見的暗物質和約73%的暗能量組成。
2006年,美國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兩個星系團的碰撞、融合,發現了暗物質存在的確切證據。
暗能量或存在於另外空間
對於暗能量,很多天文學家都在探索,有科學家指出,對於暗能量可能有助於揭示人類肉眼所見空間之外的另外空間。
過去有很多科學家們提出,我們的宇宙可能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三維空間。「超弦理論」預言宇宙還有其它7個時空存在,而「膜世界」理論則表明我們人類所生存的空間只是多維宇宙的一個層面(膜)。
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教授喬治·艾夫斯塔休(George Efstathiou)指出:「對暗能量的解釋可能涉及到超弦理論、多維空間,甚至涉及到‘大爆炸’之前的事情。」
而對另外空間的認知,將是人類真正理解生命本質、時空、天體變遷的更佳途徑。
2006年8月21日NASA發布的圖片:兩個大的星系團碰撞時,暗物質和正常物質被分開,證實暗物質存在。科學家指出,暗能量是造成宇宙天體劇變的主要原因,暗能量可能和另外空間有關。 圖片來源:NASA
「天人合一」天體更替契合人間變遷
幾年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天體劇變大都發生在以光年計算的遙遠天體,不過今年的幾次重大發現卻揭示了這種變化正在從銀河系、太陽系,接近地球。這些發現不僅轟動了科學界,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帶來驚奇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思考。
目前天文學家在宇宙天體不斷發現的新現象,使傳統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受到衝擊,許多科學家都在重新審視,也有科學家提出循環宇宙理論,認為宇宙不止經歷了一次大爆炸,而是多次爆炸和重組。而目前天體的變化標誌著新舊天體的交替。
中國自古有「天人合一」的說法,在NASA工作30多年的華人高級工程師黃健次博士曾表示:「天人合一」是很科學的。天象變化下面對應著人世間的變化,人世間的變化則來自天象變化的帶動。
他指出,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月球或太陽對地球上潮汐及氣象異常的確定影響,那麼引伸來推論,宇宙天體星系的爆炸、新生會不會意味著地球災害的可能來臨,或者關聯著某些預警?
目前宇宙的變遷或預示著人間也像星體一樣在破舊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