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有很多網友認為這本是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的原意,只是後來迫於壓力,才推托到黑客身上.這種看法也不無道理.此事發生之後,我還沒有機會與顧秉林先生交流,所以也不好隨便猜測是怎麼回事.如果這真的是顧校長的意思,那麼我佩服他.同樣身為大學校長,很慚愧,我是沒有勇氣說這些話的.關於高校教育體制的種種弊端,我與顧先生也曾多次在私下裡討論過.只是,作為一個大學的校長,許可權其實是很有限的,處處受人監督,處處受人牽制,要想搞一些大的動作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文中提到,在二十世紀初至40年代,中國的大學為社會培養出了大批的優秀人才,而這種盛況自從解放後尤其是九十年代開始衰落.這是事實.我們不僅要問,解放前出了這麼多的大師級人物,為什麼解放後反而寥寥無幾?當然,這與時代環境有很大關係.所謂亂世出英雄,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我們的國民往往會爆發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仁人志士前仆後繼,民族英雄層出不窮.可是,這些客觀條件就應該成為我們教育失敗的藉口嗎?
無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大學校園已被侵蝕,風氣與三,四十年代那種純樸的校風早已無法相提並論.看看我們現在的校園吧:女同學以被人包養,作人情婦為榮;男同學以大學四年沒有性經驗為恥.學生會裡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整個一個社會陰暗面的縮影.至於上大學的目的,看看外面滿大街的辦證廣告就可以知道.我們的下一代在這種環境中學習,生活,最後帶著這些功利,浮躁的心態走向社會,國民的精神水平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狀態?當然,對於這種種現象,中小學教育有沒有責任?有.整個社會有沒有責任?也有.在這裡,我暫且只討論大學教育的問題.
再看文章最後寫道,中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對於改革,雖然不能成為執行者,至少我也來發表一下拙見吧.敝人以為,改革的重點應該放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便是要廢除所有的政治類課程,至少要大幅度降低其比重.這些課程對於學生思想的禁錮是顯而易見的.不過以國內的政治環境,廢除這些課程,可能嗎?當然不可能.為什麼?大家都心照不宣,我也就不明說了.
第二,就是應該加強傳統的道德文化教育,讓學生重塑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在多少年前,就有先人說過,對於傳統的東西,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可是我們現在正好取反了.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對天地自然的敬畏,祖先留給我們的傲骨與氣節,都被我們無情地丟棄了.為什麼?因為這些東西沒有任何的功利價值.而相反,其中的一些垃圾,如官本位思想,通過科舉(也可以理解為今天的高考)來求取功名利祿的思想,毒害了中國人民幾千年,至今還在發揮它的作用.可能有人會出來反駁:敬畏天地什麼的,那不是迷信嗎?對於此,我的觀點是,人必須有所敬畏.我在這裡所說的,不是指對權貴的敬畏,而是指對正義,對天理的敬畏.若失卻了敬畏之心,人便會無法無天,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都幹得出來.尤其在這個法律體系還不太完善的社會,更必須保持這種敬畏的心態.我相信,讓學生們接受傳統的文化道德教育,可以慢慢淨化社會風氣,提高國民素質.
第三,就是要"清理門戶"了,將一些以教授的名義,長期盤踞在大學校園裡的無德無能之輩清理出去.我不能確定的說這些人到底在學校裡佔多大比例,但是我敢肯定在北大燕園內就有不少.看看現在的某些"老師", "教授,"一點師道師德都沒有,怎麼為人師表?這些學術騙子在大學裡混吃混喝,尸位素餐,浪費財力,物力,教學資源,這些都是小事.讓他們來教書育人,誤人子弟,害了學生,那才是問題的嚴重之處.這個後果,是我們無力承擔的.把這些敗類趕出去,不僅可以節約教學成本,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利益著想.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於一個國家是相當重要的.中國的教育體制被人詬病了這麼多年,現在反思還為時未晚.若再這樣閉目塞聽,自我感覺良好的走下去,被耽誤的將不僅僅是一代大學生,而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