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學上有所謂"四像"之說,即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其中玄武就是龜蛇交合的形象。因此在古人心目中,龜是顯赫、尊貴的象徵。 "龜者,是天下之寶也,先得此龜者為天子,且十言十當,十戰十勝......王能寶之,諸侯盡服。王勿遣也,以安社稷"(《史記.龜策列傳》),龜和鼎一樣被看作國家重器,合稱"龜鼎"。《後漢書.宦者傳序》的註解中說:"龜鼎,國之守器,以喻帝位也。"
龜如此尊貴,所以在戰國時,"大將之旗以龜為飾" ;漢代時,高官印鈕皆成龜形,稱"龜鈕";唐朝武則天時,按官品高低分別佩帶龜袋,"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金龜成了高官的象徵,這也是"無端嫁給金龜婿"(李商隱"為有")的由來。李白帶著詩作"蜀道難"拜會賀知章,賀知章讀後敬佩不已,隨即解下身上的佩飾金龜去換酒,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龜與龍、鳳、麟並尊為"四靈",象徵神聖。商代的人認為龜是有先知先覺的靈物,因此用龜殼來佔卜,"卜,灼剝龜也,像炙龜之形"(許慎《說文》),即將龜殼燙出裂紋,卜者就按裂紋來預測吉凶。占卜的內容和結果也刻在龜殼上,因而成為遺留後世的卜辭"甲骨文"。
《莊子.秋水》中說楚國有神龜,死時已三千歲。《述異記》中也有"龜千年生毛,壽五千年謂之神龜,萬年謂靈龜"的說法;由此,龜又被視作吉祥長壽的象徵。在古代詩文中,也多見龜壽相連,寄寓美好。"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白居易"效陶潛體"),"看巢龜戲葉,蟠桃著子,祝三千歲"(張元干"水龍吟"), "願此去,等鶴算龜齡,天長地久"(劉仙倫"喜遷鶯")。
從元代起,龜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常用來借指妻子有外遇的男子。"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趙翼《陔余叢考》解釋說:"‘撐目兔'謂兔望月而孕,以其不夫而妊也;‘縮頭龜'則以喻其夫也"。隨後龜又與"忘八"聯繫起來,"王八,明人小說又謂忘八,謂忘其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八字也"(趙翼《陔余叢考》),"忘八"一詞逐漸轉化成龜背上的花紋"王八"。自此,一向高貴神聖的烏龜形象,就徹底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