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9-16 07:07:47作者:
三鹿毒奶粉事件不僅造成大陸民眾對三鹿的信任危機,尤其三鹿產品獲取大陸國家「免檢」資格,更讓民眾質疑政府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出了什麼問題?大家都想知道,是誰發給了三鹿一手收錢,一手殘害幼童性命的「免檢」路條?
香港大公報評論,今年國務院大部制改革中,撤銷了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舉行各種名牌評選的職能。事實上,在改革之前,不僅質檢總局,其他一些部委和官方的行業協會也都舉行過諸如「中國名牌」、「消費者信任品牌」、「推薦品牌」、「某某一百強」之類的評選。
這其中的潛規則其實已經眾人皆知。參加這類評選的企業,往往要交納一筆數額不等的費用給政府;而企業獲得這些來自國家機關的「肯定」之後,就如同得到了一塊「金字招牌」,一道「免死金牌」 。結果,「免檢產品」的牌照,這回成了三鹿毒死嬰兒的共犯。
說白了,「免檢產品」就是某些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利益妥協的分贓協議。 「免檢」以後,官員任務輕鬆了,企業顧忌沒有了,只有弱勢的消費者成為了受害者。在西方國家,公眾盯緊官員,官員盯緊企業,企業服務公眾,這樣一條普通的邏輯,被「免檢」產品完全扭曲了。
評論也質疑,當這些「免檢」企業出了問題後,給它發牌的權力部門會不會幫忙掩飾、遮羞,拖延公布真相?若果真如此,中國老百姓今後還可以相信誰?
香港大公報評論,今年國務院大部制改革中,撤銷了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舉行各種名牌評選的職能。事實上,在改革之前,不僅質檢總局,其他一些部委和官方的行業協會也都舉行過諸如「中國名牌」、「消費者信任品牌」、「推薦品牌」、「某某一百強」之類的評選。
這其中的潛規則其實已經眾人皆知。參加這類評選的企業,往往要交納一筆數額不等的費用給政府;而企業獲得這些來自國家機關的「肯定」之後,就如同得到了一塊「金字招牌」,一道「免死金牌」 。結果,「免檢產品」的牌照,這回成了三鹿毒死嬰兒的共犯。
說白了,「免檢產品」就是某些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利益妥協的分贓協議。 「免檢」以後,官員任務輕鬆了,企業顧忌沒有了,只有弱勢的消費者成為了受害者。在西方國家,公眾盯緊官員,官員盯緊企業,企業服務公眾,這樣一條普通的邏輯,被「免檢」產品完全扭曲了。
評論也質疑,當這些「免檢」企業出了問題後,給它發牌的權力部門會不會幫忙掩飾、遮羞,拖延公布真相?若果真如此,中國老百姓今後還可以相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