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兩家公司簡介:
歷史:
房利美的資格較老,回溯到一九三八年,當時在經濟大蕭條後,由羅斯福總統提議創立,由政府資助,宗旨在於協助擴大提供低成本房貸資金和擔保。
美國國會在一九六八年重新特許房利美改制為私有股份制公司,公司資金完全來自華爾街及其他投資人募資。
房地美則是美國國會在一九七零年通過特許成立的上市公司,宗旨也在於提供低成本房貸融資管道,以協助美國屋主。
這兩大美國房貸業者都沒有獲得任何政府資金補助,但房地美十八席董事中有五席由美國總統指派。
房利美僱用五千七百名員工,總部設在華盛頓。房地美的員工總人數接近五千,總部位在維吉尼亞州。
兩家公司表示,它們在房貸市場扮演的角色嘉惠了數百萬美國民眾,讓他們得以享有每月較低的房貸支出及更多的房貸管道。
業務:
兩大房貸公司的經營方式雷同,都未直接提供購屋者抵押貸款,而是透過向銀行和房貸放款業者收購抵押貸款,並將這些貸款重新包裝為證券化產品,再由他們擔保售予投資人,以扶持規模高達數兆美元的房貸市場融通。
它們也藉由對全球投資人發行債券,以提高流動性及擴大提供房貸資金,而透過此種發債方式籌集的資金隨後再注入抵押放款融資市場,如此一來,放款業者可獲取更多資金。
房地美承做房貸融資組合達一兆五千億美元,房利美的規模則逾七千億美元。兩家公司的融資及擔保規模總計五兆二千億美元,約佔美國房貸總規模的四成。
然而,隨著近兩年以來美國房市景氣急劇衰退,導致法拍屋情形激增及房地產銷售慘跌,主要銀行與房貸放款業者被迫提列數十億美元房貸虧損,衍生出的問題如滾雪球般擴大。
財務與股價:
自美國金融市場爆發信用緊縮危機以來,兩大房貸公司股價已重挫約九成。儘管二者都聲稱仍擁有足夠資本,但市場分析師都擔心,它們可能無力因應市場更為動盪的局面。
根據一九九二年立法,兩家公司若出現資本嚴重不足,即可能遭到政府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