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們知道我們不追趕時尚,常把他們孩子的舊衣物送我--單衣、棉服、鞋帽等等,很多都是七八成新的,我兒子從小用的大多都是這些衣物。除此,我還經常把大人穿舊的棉線衣褲裁一下,縫好後給兒子穿。只要他的衣服還沒小到不能穿,一般我都不給買新的。我這樣經常縫縫補補,廢物利用,在兒子心裏,媽媽的概念是有形的勤勞能幹,而不只是會用錢購物。在這樣的環境和理念中長大,他自然懂得惜物,懂得做父母的辛勞。最明顯的是,跟其他同齡孩子相比,他從不挑剔。現在要上初中了,還是給什麼就快樂地接受。什麼好看不好看、什麼名牌之類,他沒有這些概念。一次,我看到同事的孩子,就跟兒子說,你現在穿的這件衣服是他穿過的。兒子兩眼一亮,流露著興奮和感動,馬上過去跟小哥哥親近。而我弟弟的孩子,從小他媽媽都是誇他穿新衣漂亮,告訴他這些衣服是精品店的,不是地攤上的。結果他現在不喜歡的衣服絕不穿,別人穿過的衣服哪怕那件衣服還很新,他知道了也不穿;買鞋子和東西就要精品店的,不要便宜貨。孩子的心田本來很單純,大人的一個觀念就像一粒種子,一旦給孩子種下,它就會自己長大。良種會有好收成,帶病的種子就會長成不健全的植株。因此,有些孩子表現出來的是挑剔、任性和不講理,實際根源在父母平時無意間灌輸的歪斜的理念。
世間的事理往往很複雜也很微妙,孩子的認知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不是簡簡單單的,而是不斷在否定中螺旋上升的過程,需要家長的悉心呵護和引導。我也經常給他講一些貧窮孩子刻苦讀書時節儉的故事,他聽後就注意節省紙筆了,把用短的鉛筆頭兒也攢起來,準備以後用鉛芯。在我為他的懂事而慶幸時,又一個問題出現了。
一次,我發現兒子上完廁所不沖水,就提醒他。他自得地說"要節約用水",我笑著說那乾脆不刷牙不洗臉,洗菜不用洗乾淨就做。他說當然不行了。我順勢進一步講道理:節約不等於為了省錢啊,是要愛惜物品、不浪費;該花的錢就不能省。人要乾淨文明,廁所用後不沖水可是令人討厭的行為,這可不是美德。他不好意思地去把廁所沖了。小孩認識問題常常是簡單片面的,所以他這個小錯誤也是必然,但敢於實踐一個好的理念本身是很可貴的,不能去斥責他。
還有一次,我跟他爸爸談到當下時興做美容的事,兒子聽了也發表了高見:美容花很多錢真是很浪費。之後他還問,媽媽你使用的化妝品是不是很貴?我的化妝品並不貴,但我發現了他思維中潛在的偏狹,於是我問兒子:你將來有了錢會不會給媽媽花?他毫不遲疑地說"當然給"。我說:你希望媽媽快樂嗎?"那當然!你快樂,我就快樂。"兒子靠在我懷裡仰著頭一臉的真切。"媽媽也愛美,也要做美容,也會買很貴的化妝品,買好看的衣服,會花很多錢,你同意嗎?""媽媽高興就買吧。"我誇他有孝心,告訴他節儉同善良連在一起,才是美德,對自己要節儉,對別人要慷慨。要尊重別人使用自己的錢,不可以用自己的標準指責別人。
後來,我買了法國喜劇作家莫裡哀的小說《慳吝人》給兒子,吝嗇鬼阿巴公的形象惹得兒子話語不斷。對於節儉和吝嗇的本質差別,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永遠都比單純的道理更能直接啟悟孩子。
為錢而節儉,自己雖能忍苦,但易患失而待人寡恩;為德而節儉,待人能寬厚肯施予,而自己儉也樂、施也樂。節儉是用來養德,而美德永遠都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