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7-25 09:02:18作者:
河南省漯河市被譽為「中國食品名城」,如今,它卻以三任市委書記上演腐敗接力賽而聞名全國。在十六年間,漯河三任市委書記先後因腐敗而下臺,一個被判死緩,一個攜帶一億元贓款外逃,一個因受賄被當局雙規。
在這場腐敗接力賽中,跑第一棒的是王有傑。王有傑於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五年間擔任漯河市委書記。這位王書記喜歡附庸風雅,從政之餘,筆耕不輟,是小有名氣的書法家,還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首席顧問,曾在河南省博物院舉行個人書法作品展,並出版過《王有傑書法集》。王書記的字比較 值錢,據全國書法家協會評估,他的字每平方尺值兩千元。
但是,如果王有傑不是政府高官,他的字是否還如此值錢呢?想當年,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的字也很值錢,曾被一些書法專家認為很有水平。但當胡長清因貪污腐敗被判處死刑後,他題的那些牌匾很快就銷聲匿,成為內地官場一大笑柄。王有傑在貪污腐敗方面也不遜於胡長清,他因受賄六百多萬元,並有九百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處死緩。
接過王有傑腐敗接力棒的是程三昌。程三昌斂財主要靠賣國有企業。他主政期間,時逢內地推行國有企業改革,程三昌以改革為名,一口氣賣掉了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有企業,其中僅他一人經手的就有二十七家,綽號「程賣光」。
你腐我爛前仆後繼
在這些買賣中,程三昌撇開公開競價的陽光政策,與不法奸商暗中勾結,致使國有資產嚴重流失,職工利益屢屢受到侵害。一些國有企業表面上賣給外商, 實際上外商並沒有出一分錢,而是把企業折騰一番,把能變現錢的都變現,剩下一副空殼再甩給政府,而程三昌則從中謀取暴利,斂財上千萬。
程三昌吸取了前任的訓,在位期間就為自己準備了後路,斂取巨額錢財後便外逃到紐西蘭,成為當地大款,購買了一幢四層豪華別墅,過豪華舒適的生活。 而且,這位程三昌還在紐西蘭著書立說,披露當年在出售國有資產中,如何與不法奸商暗中勾結、中飽私囊,致使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種種內幕。
接過程三昌腐敗接力棒的是劉炳旺。和前兩任書記相比,劉炳旺更善於偽裝。漯河召開反腐敗工作會議時,他曾以王有傑、程三昌為例,告誡漯河官員要引 以為戒,不要貪污受賄,而他卻很快幹起了貪污受賄的勾當。劉炳旺斂財主要靠「買官賣官」,在他主政期間,有的縣級幹部為保住位子,給他送錢,甚至把家的梳 化都賣掉。
三任市委書記接連下臺,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這並不是內地官場的孤立個案。同樣是在河南省,就發生過三任省交通廳廳長接連腐敗案,也同樣有一名交通廳廳長成功出逃。
按理說,這些人的斂財手段並不新鮮,都是內地貪官斂財的常用手段,要麼是借改革之名,出賣國有資產,要麼是借調整幹部為名,買官賣官,要麼是在公共工程中,收取回扣。他們的外逃更是內地很多貪官的必由之路。
但令人奇怪的是,一名貪官倒下後,當局卻沒有任何監督措施跟上去,致使繼任者不僅沒有引以為戒,反而繼續「前腐後繼」,接連腐敗下去,這才是令人擔憂的問題。
在這場腐敗接力賽中,跑第一棒的是王有傑。王有傑於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五年間擔任漯河市委書記。這位王書記喜歡附庸風雅,從政之餘,筆耕不輟,是小有名氣的書法家,還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首席顧問,曾在河南省博物院舉行個人書法作品展,並出版過《王有傑書法集》。王書記的字比較 值錢,據全國書法家協會評估,他的字每平方尺值兩千元。
但是,如果王有傑不是政府高官,他的字是否還如此值錢呢?想當年,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的字也很值錢,曾被一些書法專家認為很有水平。但當胡長清因貪污腐敗被判處死刑後,他題的那些牌匾很快就銷聲匿,成為內地官場一大笑柄。王有傑在貪污腐敗方面也不遜於胡長清,他因受賄六百多萬元,並有九百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處死緩。
接過王有傑腐敗接力棒的是程三昌。程三昌斂財主要靠賣國有企業。他主政期間,時逢內地推行國有企業改革,程三昌以改革為名,一口氣賣掉了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有企業,其中僅他一人經手的就有二十七家,綽號「程賣光」。
你腐我爛前仆後繼
在這些買賣中,程三昌撇開公開競價的陽光政策,與不法奸商暗中勾結,致使國有資產嚴重流失,職工利益屢屢受到侵害。一些國有企業表面上賣給外商, 實際上外商並沒有出一分錢,而是把企業折騰一番,把能變現錢的都變現,剩下一副空殼再甩給政府,而程三昌則從中謀取暴利,斂財上千萬。
程三昌吸取了前任的訓,在位期間就為自己準備了後路,斂取巨額錢財後便外逃到紐西蘭,成為當地大款,購買了一幢四層豪華別墅,過豪華舒適的生活。 而且,這位程三昌還在紐西蘭著書立說,披露當年在出售國有資產中,如何與不法奸商暗中勾結、中飽私囊,致使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種種內幕。
接過程三昌腐敗接力棒的是劉炳旺。和前兩任書記相比,劉炳旺更善於偽裝。漯河召開反腐敗工作會議時,他曾以王有傑、程三昌為例,告誡漯河官員要引 以為戒,不要貪污受賄,而他卻很快幹起了貪污受賄的勾當。劉炳旺斂財主要靠「買官賣官」,在他主政期間,有的縣級幹部為保住位子,給他送錢,甚至把家的梳 化都賣掉。
三任市委書記接連下臺,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這並不是內地官場的孤立個案。同樣是在河南省,就發生過三任省交通廳廳長接連腐敗案,也同樣有一名交通廳廳長成功出逃。
按理說,這些人的斂財手段並不新鮮,都是內地貪官斂財的常用手段,要麼是借改革之名,出賣國有資產,要麼是借調整幹部為名,買官賣官,要麼是在公共工程中,收取回扣。他們的外逃更是內地很多貪官的必由之路。
但令人奇怪的是,一名貪官倒下後,當局卻沒有任何監督措施跟上去,致使繼任者不僅沒有引以為戒,反而繼續「前腐後繼」,接連腐敗下去,這才是令人擔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