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一二」汶川八級地震,震驚中外。在此之前,中外人士對於汶川一地,恐怕知之甚渺。其實,自古至今,汶川與中華民族的關係甚大。
汶川是大禹的出生地
揚雄《蜀王本紀》云:「禹本汶川郡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根據歷史傳說,並經司馬遷寫入《史記》,夏禹是鯀的兒子,鯀妻修已,吞神珠薏苡而生禹。
禹的出生地在汶川縣石紐。今汶川縣西北有石紐村,縣南十里有石紐山,山上有「大禹神母祠」。 所以,汶川石紐山是傳說大禹的出生地。
又北川縣西北治城鎮也有石紐山,山麓過去有大禹廟,又有一地名「禹穴」。「禹穴」二字,還是唐朝大詩人李白所書,收入《碑目》中。
北川縣今也屬汶川轄內,當地傳說,大禹生於六月六日,當地百姓以此日為禹誕。
江瀆助大禹治水
《尚書‧禹貢》說:「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岷江又稱汶江,在岷江上游的松潘縣,夏禹曾在這裡治水。
當地有這樣的傳說,大禹治水時,有黃龍負舟疏導岷江,今松潘縣有黃龍溝,汶川有黃龍廟,就是紀念黃龍助禹治水而建祀的。
汶川民間也有這樣的傳說,姜奇相因偷黃帝玄珠,沉江而死,化為江神,馬首龍身,後助大禹治水,因功封為「昭靈孚應威烈廣源王」。
後人在成都建江瀆神廟,以祭祀姜奇相,這就是江瀆助禹治水的故事。
汶川是先秦的蠶叢國
晉朝常璩《華陽國誌‧蜀志》云:「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周朝末年衰落,蜀侯在汶川建立蠶叢國。
今汶川有蠶叢關、蠶崖石,就是古代蠶叢國的遺存。蠶叢死後,以石棺歸葬,成都西南聖壽寺側有「古蠶叢氏墓」,據說就是蠶叢王的墳墓。
魚鳧得仙
蠶叢王死後,繼立者有柏濩;柏濩死,繼起者有魚鳧。根據民間傳說,魚鳧在湔山得仙,湔山就是玉壘山。
杜甫《登樓》詩有「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之名句,就是指玉壘山。
溫江縣北有古城,傳言就是「古魚鳧城」。宋朝詩人孫壽《觀古魚鳧城》詩云:「野竹依修寺,魚鳧跡半存。高城歸野壟,故國靄荒村。古意憑誰問,行人漫若論。眼前興廢事,煙水又黃昏。」
令人驚奇的是,末二句竟成為汶川地震的詩讖。在汶川流行這樣的民間傳說,汶川是大禹的出生地,百裡之內,人不敢居,否則招禍。
大概汶川是千百年來的地震頻發地,所以民間才有這樣的傳說。民間傳說往往有神秘的成份,揭開神秘的面紗,往往可以給後人留下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