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風險評估 不能視民如寇

發表:2008-07-11 21: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奧運倒數計時最後一個月,當局全面加強保安,各種風險評估亦進入最後階段,但人為地製造緊張氣氛,實際上無助於奧運會的安全,反而容易引起民意的反彈。

近日,內地官方媒體不斷發表專題報導,宣傳奧運保安工作,特別是展示反恐部隊的最新裝備,當局的目的,無非是通過展示軍威,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阻嚇那些所謂"蠢蠢欲動"的各類奧運"破壞分子"。但事實上,這種如臨大敵的氣氛,受驚嚇的不是那些"破壞分子",反而可能是平民百姓。

以往當局進行大型活動時,保安都是內緊外鬆,表面上看不出甚麽異樣,但暗中的控制卻相當嚴格,而且那時候的官民關係、警民關係都比現時要融洽,街頭小巷的小腳老太、治安隊警察惕性奇高,當局的群眾路線也做得好,「破壞分子」很容易落入「人民群眾的天羅地網之中」。

如今,形勢卻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官民對立情緒日益高漲,警民關係也日益緊張。不久前貴州瓮安騷亂事件中,上萬名群眾火燒縣政府和公安局,雖然導火索是一個少女的死因問題,但深層次的問題是當地因為礦產資源開發、治安惡化長期積累的民怨,在瞬間爆發所引致的連鎖反應。

民眾不滿引發事件

在這種背景下,當局要依靠民眾進行奧運保安反而非常困難,甚至還要分出一部分警力來防範因民眾不滿而引發的群體突發性事件。官方近日公布的奧運三類安全風險:第一,恐怖襲擊;第二,東突、藏獨、法輪功通過各種方式甚至極端暴力干擾、破壞;第三,境內外敵對勢力干擾破壞、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其中,第三類風險就是指類似瓮安事件這樣的突發事件。

實際上,目前很多弱勢群體,比如復員軍人、拆遷難民、失地農民等,他們的合法利益要麽因時代變遷而變化,要麽被官商勾結侵吞,要麽因司法不公受到損失,但當局卻長期坐視不理,很多地方官員以拖或者堵的辦法,來對付這些弱勢群體的合理訴求,上訴無門的弱勢群體要麽以告洋狀的方式訴諸國際社會,要麽以暴力方式進行反抗。所以說,這些定時炸彈實際上是當局自己埋下的。
隨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訊息化社會進程的加快,也使這些弱勢群體的抗爭策略不斷進步,他們會選擇當局最敏感的時間和地域行動,比如全國兩會、五年一度的黨代會、奧運會等。面對弱勢群體日益增多的抗議,當局如果繼續採取堵的方式,視民如寇,最終將形成堰塞湖效應,令問題愈來愈棘手,而且難以解決。

今次奧運會籌辦過程,當局碰到無數的難題,但也留下許多值得思考與總結的地方,若能從中吸取訓並加以改革,對今後的政經局勢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東方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