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研院矽谷舉辦科技論壇(圖)

作者:李芳 發表:2008-06-25 07: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工研院20日矽谷舉辦年度的高科技論壇

【看中國記者李芳 聖塔克拉拉採訪報導】6月20日在舊金山灣區聖塔克拉拉會議中心,臺灣工研院舉辦了年度的高科技論壇和工商招聘,吸引了來自灣區高科技及商界的眾多領銜人士到場參加。

本次論壇以「跨越太平洋新商機」為主題,工研院院長李鐘熙博士在專題演講中,特別提到臺灣在未來科技和商業市場上將扮演的更加積極的角色。他提出在亞洲經濟的發展中,臺灣因為擁有地理、文化、科技能力與人才等優勢,再加上新政府的開放政策與計畫,臺灣將成為矽谷及亞太地區其他國家進入亞洲市場的最重要、且最有助益的創新途徑。

李鐘熙表示,臺灣除了地理位置與文化上的優勢外,長期以來,也在運用新技術開發產品和服務,以及運用新的營運模式的能力上打下良好基礎;再加上新政府的開放政策及i-Taiwan建設計畫的推出,將會是全球產業進入亞洲或大陸市場進行國際合作研發投資,發展新興科技產業的好機會。

在本次論壇中,工研院現場展出11項新興商機的相關技術,與業界共同討論包括軟性電子與顯示(Flexible Electronics)、醫護電子與創新診療器材(Medical Devices)、節能輕型電動車(LEV)、能源資通訊技術 (Energy ICT)、多核心數位訊號處理器及WIMAX 晶片(Multi-Core DSP, WIMAX chips)、薄膜太陽能電池 (Thin Film solar cell/plasma)等多項技術的發展現況,另外,還特別增加了一場「智權與新創事業」的討論,針對工研院專利業務、國際專利拍賣、工研院創投業務及北美育成業務詳加說明,同時邀請了矽谷的創投家及創業家(lnnobridge, Care Max Capital, Asia Tech Management, Apace),交換和分享他們穿越太平洋的合作與創新經驗和機會。

工研院是臺灣最具規模的高科技研發機構,成立於1973年,擁有近6,000位科技研發人員。至今已培育出超過16,000位院友,其中有500多位於科學園區擔任中高階主管,60多位成為產業的CEO。工研院至今累計近9,000件專利,協助成立的創新育成企業超過140家,例如半導體領域居領導地位的台積電與聯電。工研院以臺灣為總部,在矽谷、東京、柏林和莫斯科也設立了辦事處強化各區域的學術及產業之間的合作。

在過去的實踐中,工研院透過一群專業團隊,與美國著名的David Sarnoff lab進行數位影像的專利策略上的合作,將雙方發明的專利一起重新整合布局,轉給臺灣廠商,在很短的時間內把臺灣廠商帶進新的商業發展市場,創造了三贏的合作。

另外,工研院藉由全球海外據點與數十餘個國際頂尖的科技單位合作,建立了跨國技術整合之模式。如和美國Corning公司共同開發的WiMAX研發計畫,即是將多方技術共同整合於臺灣運輸系統、數位化視訊廣播系統、WiMAX傳輸訊號、手持式通訊系統、室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及自動追蹤定位系統等。

工研院院長李鐘熙博士

李鐘熙院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每次來到矽谷,總是感到充滿熱情和能量,很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和矽谷的人才及科技創新做交流。他表示,包括兩岸三地在內和矽谷,越多交流就會有越多的合作機會。關於在本地的辦事處,他介紹說,主要是幫助工研院尋找技術的合作對象,以及專利的轉讓標售、專利組合專屬授權及策略性引進等服務。目前,工研院和不少的美國高校研究機構以及北美的大公司都有合作。

專題討論
(看中國圖片 攝影/李芳)


(看中國首發)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