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散的邦聯體制之弊*
獨立戰爭結束後,這種體制的缺點暴露無疑。1781年英國將軍康華里在維吉尼亞的約克鎮投降,信使將勝利的消息通知國會,但是國會沒錢,連信使的費用都付不起,必須向國會成員要錢。
其實,獨立戰爭結束前,喬治.華盛頓、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詹姆斯.麥迪遜就已經提議對當時鬆散的邦聯體制進行改革,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喬治.華盛頓是獨立戰爭期間大陸軍的統帥,他反對《邦聯條例》,是因為協議沒有為大陸軍提供足夠的支持,將士們經常缺吃少穿,沒有藥品、毛毯,甚至沒有武器彈藥。戰爭期間,喬治.華盛頓曾寫過很多封信給國會,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他在其中一封信中說,"我們生病的士兵赤身裸體,健康的士兵赤身裸體,被英國人俘虜的士兵也是赤身裸體。"
喬治.華盛頓的這些書信沒有產生任何效果。他提出,獨立戰爭是十三個州的共同戰爭,但是沒有人願意聽。他發現,這些州只對自身利益感興趣,對大陸軍士兵的需要漠不關心。
戰爭結束後,美國出現了社會、政治和經濟混亂。喬治.華盛頓再次看到,《邦聯條例》下的美國毫無希望。他在寫給朋友的書信中說,"我認為這樣的國家無法存在下去,除非有一個中央政府,統治整個國家,就像一個州的政府統治這個州一樣。"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贊成這種看法。漢密爾頓是一個年輕律師,在獨立戰爭期間是華盛頓的助手。戰爭還沒有結束,漢密爾頓就呼籲召集十三個州開會,共建中央政府。他通過書信、講話和報紙等多種渠道,推廣這種想法。
*各自擁兵*
除了華盛頓和漢密爾頓以外,麥迪遜也認為當時的美國前景暗淡。十三個州各自為政,互相排擠,每個州都有陸軍,還有九個州擁有自己的海軍,他們利用這些武裝力量保護自己,防範其他的州。例如,維吉尼亞州通過的一項立法,規定可以扣押不向維吉尼亞州納稅的船隻,這裡的船隻,指的並不是來自英國和西班牙的船隻,而是來自馬里蘭、麻薩諸塞和賓夕法尼亞的船隻。麥迪遜常說,這個新國家的大多數政治問題都源於經濟糾紛。
十八世紀八十年代,北美和歐洲的很多人都覺得美國正在走向無政府狀態。其中一個明顯的跡象就是貨幣。當時,美國沒有統一貨幣,錢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依舊是英國的英鎊和先令。雖然美元已經出現,但是美元在各地的價值不同。在紐約,一美元價值八先令,但是在南卡羅來納,一美元的價值卻超過了32先令。更糟糕的是,當時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硬幣也在美國流通。
*各州會議只來了五個州的代表*
1786年,馬里蘭和維吉尼亞的代表開會,討論沿著州界附近的波托馬克河開闢新土地的問題。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開闢新土地的問題已經超過了兩個州能夠解決的範疇。有人提議,邀請德拉瓦和賓夕法尼亞一起討論,又有人提議,應該讓所有的州都來參加,共同討論這個新成立的國家所面臨的所有問題。這個主意被大家接受,會議定在馬里蘭的安納波利斯召開。
會議如期召開,但是完全沒有達到預想的規模。在十三個州裡,只有五個州派了代表,還有四個州雖然推選了代表,但是代表沒有赴會,剩下的四個州根本沒有推選代表。
在安納波利斯開會的人一致認為,這次會議是一個起點,應該擴大會議規模,他們指定紐約代表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把這一結論寫成文字。漢密爾頓隨即寫信給每個州的議會,邀請他們參加次年5月,也就是1787年5月在費城召開的會議。他說,這次會議的目的是制定美國憲法。
*華盛頓舉足輕重*
很多人都覺得,如果喬治.華盛頓不出席,這次制憲會議就不會成功。但是華盛頓並不想去,他本人患有風濕,家人身體也不好,又需要照顧弗農山莊的生意,而且他早就說過,對當官不感興趣。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當時最有名的人。如果只有幾個州派代表參加,如果會議以失敗告終,他會不會顯得很愚蠢呢?喬治.華盛頓的兩個好友--詹姆斯.麥迪遜和埃德蒙.倫道夫都勸他赴會。華盛頓出於對他們的信任,同意作為維吉尼亞州的代表到費城去。從那一刻起,這次會議變得舉足輕重,華盛頓的參加顯著增加了會議的份量。
詹姆斯.麥迪遜是第一個抵達費城的。麥迪遜當時只有35歲,身材矮小,已經開始脫髮。他雖然不善言辭,但永遠知道該說些什麼。他閱讀了所有關於政府體制的書籍和文章,從古希臘一直到他的那個年代。麥迪遜認為,美國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13個州政府應該隸屬於中央。
不過,麥迪遜同時也很清楚,他不能把這些主張一股腦兒都拿出來,因為很多與會代表對強大的中央政府心存芥蒂,對一個權力過大的中央政府缺乏信任。因此,麥迪遜在會前做好了充分準備,他隨身帶去了數百本書籍和文章,準備回答與會代表可能提出的任何有關政府體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