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天安門母親"網站,是我們這個群體多年來的心願,但始終不敢奢望。今天,這個網站終於同大家見面了,真可謂夢想成真。這要感謝IFC志願者團隊的真誠相助,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的願望無法實現。
IFC(愛撫思)是我們群體成員都很熟悉的一個海外留學生救援團體,它隸屬於"六四"大屠殺後成立的全美學自聯。1993年,這個團體率先同我們合作,啟動了對於"六四"受難者和受難親屬的人道幫助計畫,至今已經15年,中間從未中斷過。這次為籌建網站再次攜手合作,我們深感榮幸。為了讓讀者瞭解IFC志願者的心意,這里特附上這個團隊給我們群體的一封簡訊:
"我們是愛撫思,為了建立一個獨立的天安門母親網站,而自動聚集起來的自願者團隊。我們大都是來自學自聯的老資格成員。愛撫思,這個久違的名字,在新的形勢下,重新啟用,將再次肩負起歷史的使命。愛撫思只是一個工作團隊,將遵循只提供技術支持,不作任何政治和思想干預的原則。愛撫思的成員全部是義工,網站的操作和維持所需費用靠大家自願捐助。"
今年年初,當難友們就籌建網站一事作出決議時,大家都異常興奮。在當今的中國大陸,一群在"六四"大屠殺中失去親人的母親、父親、妻子、丈夫,居然有了一個能夠敞開心扉的地方,一個能夠讓世人傾聽她(他)們呼聲的地方,一個能夠讓她(他)們的足跡留下印記的地方。這不啻是一個歷史的創舉,也是一份遲到的幸運。
我們的兒女已經離開我們十九個年頭了,但我們還活著,儘管活得仍然很艱難;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為死者尋求正義、為生者爭取權利的抗爭就不會停止。"天安門母親"網站的開通,正是這一抗爭的延續。
記得在"六四"五週年的時候,我們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我們面對眼前的暴行時,萬萬不要把眼睛閉上;當我們回首昔日的暴行時,萬萬不要把暴行從記憶中抹去。人類反抗強權的歷史,就是記憶反抗遺忘的歷史。罪惡一旦被遺忘,就會重演。" (引自《不能讓受害者再一次被殺害》1994年)
記得在"六四"十週年的時候,我們還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年的彈孔已漸漸消失,當年的血跡已漸漸淡去,我們眼前的一切彷彿又都恢復了常態。但是,在我們面前擺著的這份名單上,卻依然保存著當年施暴者留下的纍纍彈痕和死難者的斑斑血跡,這一切並沒有從時間中消失。請不要把這份名單匆匆
翻過,請不要把留在我們身上的傷痕匆匆掩蓋,因為我們已經付出得太多太多,我們已不再有更多的付出。"(引自《當我們面對這155個名字的時候》1999年)
記得在"六四"十五週年的時候,我們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靠謊言和欺騙來維持的制度是該詛咒的,但要改變這個制度則需要有一種持久的理性。面對這樣一個制度,一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說出真相'。‘真相'是一種力量,‘說出真相'是無權者的權力。沒有真相,就沒有歷史的記憶,也就沒有正義與良知。我們熱切地希望所有海內外同胞都能自豪地生活在真話和真實之中。這將使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對待,使所有人的自由與尊嚴都能得到平等的尊重──無論是活著的還是死去的。"(引自《為了生者與死者的尊嚴──"六四"十五週年中國天安門母親告海內外同胞書》2004年)
"天安門母親"網站的誕生,正是基於我們十多年來的所思所想。
上面的話,今天的年輕人聽起來,也許恍如隔世,或者覺得與己無關。什麼死呀活呀的,大家不都活得好好的!
是的,今天的年輕人,甚至一部分中年人和老年人,也確乎活得好好的,至少他們的自我感覺是良好的。那是因為人都有一種根性,不情願活在冷酷的真實中,而寧願活在虛幻的安泰中;不願相信災難會落到自己的頭上,更不願相信死神會降臨到
自己的身邊,否則活得未免太沈重。然而,當一個人的存在被某種虛幻的"自我感覺"遮蔽時,他實際上已不再是一個真實的自我。他失去了對於苦難的感受和伶恤,也失去了對死亡的戒懼和敬畏。他會變得麻木不仁,也會變得不堪一擊。對於一個
人來說,生,固然意味著歡樂、光明;死,固然意味著恐怖、黑暗。然而,在人類的價值天平上,生與死是等量的;不懂得死之重,其生也必輕。
值此"天安門母親"網站開通之際,我們想說的話很多,但最想說的,就是上面這一些。請不要說這已經是昨日的話語,更不要說這已經與己無關。哪怕這僅僅是一種善意的提醒,一種微弱的呼喊。
再過十多天,就是"六四"十九週年紀念日了,我們謹以此網站獻給十九年前那場大屠殺中的所有罹難者。
天安門母親 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