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震動了國人的神經,這幾天關於地震方方面面的信息鋪天蓋地,主流媒體視角都集中在救援進展的內容上,其間充斥著傳統的頌歌老調兒,一場災難看起來馬上可以辦成Show,總結表彰大會估計也在籌備中了。
就像歷史有不同的版本,現實也是一樣的。民間往往關注著另外一些東西,並通過網際網路這個平臺清晰的表達了出來,網上的爭論主要在下面幾個點上:
一、地震是否可以預報?癩蛤蟆是否真的比專家管用?地震局究竟是有難言之隱還是尸位素餐?
二、該不該接受國際專業救援?口喊手刨的人海戰術是否錯失了救援時機?決策者更在乎的是顏面還是生命?
三、為什麼死傷最多的是孩子?校舍因何垮塌而政府大樓挺立?劫難過後能否給個說明?
現在來問責,似乎不是時候,更加現實的人開始了捐款。按照慣例,普通民眾只是小菜,重點在名人和大公司,他們的捐款名單隨即被列出,在BBS和QQ群上流傳。有心人發現一些名人收入頗豐,捐款數額卻很小,一些知名的公司竟然還沒有行動,義憤填膺。於是,他們便站在了自以為的道德高地上,開始了譴責......
突然間多了這麼多悲天憫人的道德高士,希望都是真心的。
在捐款和攤派混雜不清,資金用途不明的國度裡,社會捐助只能表達心意。救災和重建都是政府的責任,一年光帳面上就有5萬億的財政收入,不可謂不充裕,我們更應該關注這裡。插一個故事--
四川綿竹縣漢旺鎮武都教育中心的一名小學生被埋在校舍廢墟下20小時後,終於被救出,考慮到她內臟可能破裂,救援人員用礦泉水瓶蓋子餵她水喝,但小女孩一著急,從口袋裡掏出2元人民幣,問:"我買一瓶行嗎?"
就這麼一句話,聽來真是五味陳雜,有點兒想哭,這是多麼缺少組織關愛的孩子啊,從未享受過公共福利,此刻還帶著純真和自尊。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過了救援的"黃金72小時",那些被埋在磚縫裡的尚存者們將耗盡最後一口氣,絕望的離開這個世界,不知他們是帶著怎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