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慶國於一九八四年七月的《中國科學》期刊發表了《旱震關係與大地震中期預報》的論文,指出從公元前二三一年至公元一九七一年的二千二百零二年間,華北及渤海地區共發生六級以上大地震六十九次,其中六十七次地震都是先大旱後大震,佔地震總次數的百分之九十七點一。其中震前一年大旱者為二十七次,震前二年大旱者為十五次,震前三年大旱者十六次,震前三年半大旱者為九次。唐山大地震發生前,耿慶國在北京地震局工作,準確預測了大地震,但因接近北京,地震局怕引起首都不安,沒有發出預警;此事前年在唐山大地震三十週年紀念活動中曾被媒體再三提及,呼籲當局汲取教訓。
耿慶國表示,大旱是中長期指標,距地震發生時間度有一年至三年半,但還可用短期指標作更準確的預測,包括氣壓有否降至近年同期最低值,並且連續數天偏低;溫度有否趨於極高或極低;是否錄得數十年一遇的大雨等,另動物的異常動態,如大批青蛙跳出來,地下水位反常,地光現象等,都是可以參考的短期指標。
来源:香港《文匯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