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正不阿包青天(圖)


"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宋史·包拯傳》

包拯,字希仁,盧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官僚世家,包拯不但事父母至孝,青少年時代即刻苦讀書,二十九歲考上進士甲科,按宋朝規定,考上進士便可作官,包拯看父母年事已高遂辭職在家,孝敬雙親多年,"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

包拯的孝行受到鄉里人士稱讚,經由父老勸說才離開父母守喪地,前往天長縣任知縣,那時包拯已經四十歲了。後又出任端州,端州出產有名的端硯,每年要向朝廷進貢,當地地方官吏和豪紳常加碼剋扣造成百姓負擔,包拯直至離開端州 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硯。

包整的鐵面無私受到賞識,慶歷三年(西元一○四三年)被朝廷調到首都開封任監察御史,雖無多大實權,卻可直接參與朝政,包拯任監察御史期間,曾對北宋的內政和外交,提過許多批評和改進建議,並出使契丹,出色的完成了外交任務。

包拯所處的仁宗時代,已不若宋初之氣勢,冗官、冗兵、冗費形成百姓負擔,起義和士兵暴動時有所聞。為利國計民生,包拯力主整頓改革,任用忠直君子、罷除姦邪小人,不但七次彈劾"苛政暴歛"的轉運史王逵,且不畏風險直陳皇帝親戚當"凡庸之人免去要職"。另一方面又主張不能苛剝平民,實行公平的通商法,改善邊防、維護朝廷獨立尊嚴,針對冗兵之弊,更提出"裁減老弱冗兵"的主張,凡此種種的"寬國利民"之策,皆使得朝廷信任、百姓感佩。

包拯的仁民愛物之風在他的處世作風上表露無遺,包拯剛直,卻不主觀武斷,他善於調查研究、樂於聽他人的意見;臉上少有笑容,卻能虛心接受他人指陳,司馬光稱他是"剛而不愎,此人所難也。"

包拯一生大公無私,一生儉樸、不謀私利,史書上說他"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刻在家中壁上的家訓凜然正直一如其人"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吾孫也。"

包拯辦案為民申冤時往往不畏權勢、直言敢為,甚至自己親戚犯案也絕不徇私枉法,因此"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包青天之名自然不脛而走。為脫百姓疾苦,執法如山的包青天,所斷過的案件和利於朝廷民間之事不知凡幾。

嘉佑七年(一○六二)包拯病逝開封,但死後威名不減,有一少數民族歸順宋朝,別無他求,唯願神宗皇帝准予改姓包,其餘受其恩澤及感恩及他的百姓更不在話下,歐陽修就認為包拯"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

至於戲曲裡描寫的那位臉孔黝黑,小時遭父母遺棄,由長嫂帶大、辦過許多離奇案件的包公,雖跟歷史有些許出入,也可看出包青天高貴的情操,和正義無私的形象已經根植人心了。




来源:人間福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