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美國政治中的「中共因素」

作者:何清漣 發表:2008-03-31 01: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這幾天,讓國際社會人權組織大跌眼鏡的莫過於美中兩國先後發布的人權報告。

先後問世的兩份"人權報告"

   3月11日,美國公布了《2007年度全球人權報告》,該報告雖然仍稱中國為"獨裁國家",但已將中國從"全球十大侵害人權最嚴重國家"中剔除。但中國政府對此並不領情,立即於3月13日發表《2007年美國的人權記錄》,其中涉及關於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以及種族歧視、婦女兒童權利等7個方面的問題,並舉例說明美國存在著嚴重的侵犯人權問題,以回應美國對中國的批評並"敦促美國反思其所作所為"。

        中共當局批評美國人權狀態所持的進攻性姿態,正好與美國的退讓姿態形成鮮明對比。而兩國的真實人權狀態使得兩國在"口水戰"中的姿態更形滑稽。所有人權組織都不喜歡美國國務院發布的這份報告,認為該報告輕描淡寫地放過中國,把中國嚴重的人權問題說成"政治和民主改革沒有與經濟改革同步"。3月15日我在自由亞洲電臺的聽眾熱線節目中做嘉賓時,也有中國聽眾表達了同樣看法。

        沒人認真對待中國每年發布美國年度人權報告,都知道那是"輿論戰"產品。但"人權衛士"美國如此低調卻引人猜測。評論人士將美國此舉解釋成美國目前由於次貸危機面臨經濟衰退,在經濟上需要依賴中國(因為中國持有美國大量國債,2006年底為3,496億美元)。這樣解釋雖然也找到了部分原因,但顯然忽視了中國對美國長期以來通過各種管道施加的政治影響。

    中國的對美"調略"

         上個世紀後幾十年,中共當局曾將對美關係重點放在白宮,但後來隨著對美國政治的逐漸熟悉,知道了好些美國政治的訣竅。

        訣竅之一是知道了美國白宮之外尚有國會山,這座山上的535位議員隨時都有可能給白宮、大大小小的外國政府、公司和社會團體製造一些可大可小的"麻煩"。與此同時,中國也知道在美國遊說(Lobby)國會議員並不違法。一篇供內部參考的文章這樣向中共當局進言:"遊說早已成為眾多的利益團體、外國政府在華盛頓順利達成自己的目標,實現小至團體得失,大至國家利益的必經之路", "遊說活動在美國的興盛,恰恰反映出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外交並不只意味著‘外交',它更意味著要深入美國的政治體系,去瞭解其政策的運作過程,知其筋骨,通其脈絡,才能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目前,為中國遊說的公關公司已有23家,其中由中國駐美大使館出面雇佣的有兩家, 其中Jones Day主要業務是在臺灣、西藏、宗教自由和經貿匯率問題上向中國提供簡報,並代為聯絡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

         中美經貿重心轉移與美國金融政治的形成

        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中美經貿關係這幾年正發生巨大變化。

        以前中美經貿的重心是貿易(紡織品、玩具業、製衣業等),這兩年隨著美國相關行業受衝擊及中國產品的質量問題,中國製造已受到美國產業界及市場的嚴重抵制,這類經貿來往已漸居次要地位,起而代之的是美中金融界之間的投資合作。對美國而言,促成中國開放金融市場已成首位要務。

        美國政府對華經濟戰略的重點從貿易轉向金融,直接促成了美國國內金融政治的出現。中共當局聰明地發現了國會內部的微妙變化:以前那些從心裏厭惡中國專制體制的老牌"反華派"議員由於年事漸高逐漸退出國會,新一代國會議員對華態度主要受選區經濟利益主導,一方面受惠於中國經貿關係的選區(比如金融產業集中地)在增多,另一方面因中國對美出口的增長其利益受到損害的選區數量也在變化,這些都影響到國會議員的態度。中共當局最重要的"發現"是:因選區利益受損而呈強硬態度的議員畢竟不同於以前討厭中共意識形態的的老派"反華派"議員,可以用種種適當的手段爭取其軟化立場,比如與其選區的企業加強經濟合作之類。

    "把議員們送到中國去"

        另一條管道是邀請國會議員到中國做走馬看花式的互訪。從2004年開始,中國全國人大與美國參議院建立了正式交流機制。根據雙方簽署的備忘錄,雙方同意每兩年互訪一次,並且在美國國會和中國人大之間建立固定的會議機制,每年各派遣12名資深議員參加在華盛頓和北京輪流舉行的會議。現在,美國國會內已建立了3個對中國比較友好的"中國議員團",其中跨黨派的"美中工作小組"最引人注目。該小組成立於2005年6月,目前已有近40名成員。共同主席里克·拉森和馬克·柯克曾在許多場合表示,"應與中國人手拉手過河"。而克·拉森的另一句名言則是:"要讓議員們瞭解中國,最好把他們送到中國去"。

        --事實上,在中國這種實行控制媒體與思想管制的國家,沒有在極權國家生活經驗的人不可能憑藉十來天走馬觀花式的訪問瞭解真相。況且,中國共產黨積幾十年"檢查文化"之經驗,很善於向外國人與上級領導展示美好的一面,從1944年7月開始訪問延安的美軍組,以及自尼克松訪華後相繼訪華的美國政治家們,莫不對中國印象良好,並積極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美國前駐華大使李潔明一生最感頭痛的事情,就是與這類到過中國幾次或曾在中國短暫停留的"中國通"們討論中國問題。

        最後再將眼光放寬至世界:今年各國政府對抵制奧運活動大都沉默以對,而美國今年是大選之年,布希領導的"看守政府"除了持盈保泰之外,還得為共和黨在大選中獲勝出力。政治如棋局,此情此境之中,出現美國今年這種人權報告就不值得驚訝了。



(原載《看》雙週刊,第8期,2008年3月26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