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3-01 23:05:12作者:許波2008年2月29日香港報導
批評人士說,中國新的勞動合同法導致企業成本因此大幅度增加,很多工廠倒閉。中國在2008年1月1號開始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在公司的合約制度、工齡計算以及勞資糾紛仲裁方面都比較傾向於勞工階層,從而增加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
香港媒體報導,去年在勞動合同法實行之前,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公司大規模裁員、重新計算工齡等連串風潮。新法實施後,內地一些中小型韓資企業倒閉,港資和台資公司集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更是首當其衝。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有近千家鞋廠倒閉,港台企業春節前也出現了一波撤資和倒閉浪潮。此外,商業環境變化導致的隱性倒閉潮已經出現,眾多外資企業紛紛裁員,縮小生產規模,少接或不接訂單。在勞動力短缺比較嚴重的東莞和深圳等地,工人罷工,老闆關廠的事件頻繁發生,有時一天就有三四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常務會董余立明在接受中文部記者採訪時說,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已經使廣東以外銷為主的港台企業不堪重負,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無異於雪上加霜。
兼顧雙方利益
她說:「勞動合同法引伸出來的企業成本增加大約平均為15%。尤其是其中有部分條文好像是允許工人追究一些商人以前大概不太合法的佣工情況,比方說沒有付加班費,沒有給工人買社保。這種情況如果追究起來,工人就要鬧大事了,結果就出現了許多罷工,沖馬路等擾亂社會秩序的事件。」
香港商業日報引述東莞一位開玩具廠的港商的話說,過去90%的工廠付給工人的加班費達不到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標準,如果要追究過去兩年的工資差額補償和加班費補償,不少企業恐怕無力負擔,更不要說今後要為工人交納退休、工傷和醫療保險,僅這三項費用加起來,每月就需要200多元錢。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會董余立明對中文部記者表示,他贊成國家通過立法來保護工人權益,但是不能操之過急,更要兼顧勞資雙方的利益。她說:「這部法律對於勞工保障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的標準定得有些過高,有些脫離實際,執行起來有困難。我們最後得到的消息是,有可能人大常委會將做釋法,也有可能由國務院做實施條例,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調整。我擔心的是,如果調整措施要等到年底才出臺,那我們的問題就比較大了。」
珠海的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民商法律師劉佩香證實,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後,她接手的勞資糾紛案件驟然增多,反映了這部法律在保護勞工權益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她說:「就目前這部勞動合同法來說,如果企業遵守法律,它就不會被處罰。處罰是很嚴厲的,但是就勞工的保護來說,我認為這是勞動者應該享受的保護,跟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這點保護並不盡善盡美,也並沒有偏袒勞動者的意思。」
第三大貿易國
商務部政策司司長柴海濤最近也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以往的低勞動成本、低土地成本等維持的低附加值加工模式已經不再具有可持續性。中山大學嶺南商學院財會稅務系主任林江贊同這種說法。他認為,隨著珠三角地區經濟水平的提升,勞動成本的提升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說:「我聽到過一些港商和台商的抱怨和評論,說如果完全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去做,成本會大幅度提升,因為之前他們未必是按照內地的勞動法規,無論是舊的還是新的勞動法來簽訂合同,使得工人的保障程度相對很低,在勞動法執行和薪酬水平釐定方面都存在問題。「
林江教授表示,新的勞動合同法並不是對工人的恩惠,而是僅僅在某處程度上恢復了中國勞工所應該享有的起碼的現代文明佣工條件。他說,港台商人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考慮到內地綜合投資條件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他認為港台資金大規模撤離是不可能的。
香港明報引述來自北京的消息說,中國領導層擔心勞動合同法對外資企業造成過大衝擊,將通過釋法等方式放緩相關政策的執行。中文部記者就此向中國勞動保障部進行核實。新聞中心的一位官員表示,這部法律由人大法制委員會負責審議,勞動保障部目前沒有聽說任何有關修改或補充相關法律的說法。
香港媒體報導,去年在勞動合同法實行之前,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公司大規模裁員、重新計算工齡等連串風潮。新法實施後,內地一些中小型韓資企業倒閉,港資和台資公司集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更是首當其衝。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有近千家鞋廠倒閉,港台企業春節前也出現了一波撤資和倒閉浪潮。此外,商業環境變化導致的隱性倒閉潮已經出現,眾多外資企業紛紛裁員,縮小生產規模,少接或不接訂單。在勞動力短缺比較嚴重的東莞和深圳等地,工人罷工,老闆關廠的事件頻繁發生,有時一天就有三四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常務會董余立明在接受中文部記者採訪時說,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已經使廣東以外銷為主的港台企業不堪重負,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無異於雪上加霜。
兼顧雙方利益
她說:「勞動合同法引伸出來的企業成本增加大約平均為15%。尤其是其中有部分條文好像是允許工人追究一些商人以前大概不太合法的佣工情況,比方說沒有付加班費,沒有給工人買社保。這種情況如果追究起來,工人就要鬧大事了,結果就出現了許多罷工,沖馬路等擾亂社會秩序的事件。」
香港商業日報引述東莞一位開玩具廠的港商的話說,過去90%的工廠付給工人的加班費達不到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標準,如果要追究過去兩年的工資差額補償和加班費補償,不少企業恐怕無力負擔,更不要說今後要為工人交納退休、工傷和醫療保險,僅這三項費用加起來,每月就需要200多元錢。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會董余立明對中文部記者表示,他贊成國家通過立法來保護工人權益,但是不能操之過急,更要兼顧勞資雙方的利益。她說:「這部法律對於勞工保障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的標準定得有些過高,有些脫離實際,執行起來有困難。我們最後得到的消息是,有可能人大常委會將做釋法,也有可能由國務院做實施條例,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調整。我擔心的是,如果調整措施要等到年底才出臺,那我們的問題就比較大了。」
珠海的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民商法律師劉佩香證實,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後,她接手的勞資糾紛案件驟然增多,反映了這部法律在保護勞工權益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她說:「就目前這部勞動合同法來說,如果企業遵守法律,它就不會被處罰。處罰是很嚴厲的,但是就勞工的保護來說,我認為這是勞動者應該享受的保護,跟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這點保護並不盡善盡美,也並沒有偏袒勞動者的意思。」
第三大貿易國
商務部政策司司長柴海濤最近也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以往的低勞動成本、低土地成本等維持的低附加值加工模式已經不再具有可持續性。中山大學嶺南商學院財會稅務系主任林江贊同這種說法。他認為,隨著珠三角地區經濟水平的提升,勞動成本的提升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說:「我聽到過一些港商和台商的抱怨和評論,說如果完全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去做,成本會大幅度提升,因為之前他們未必是按照內地的勞動法規,無論是舊的還是新的勞動法來簽訂合同,使得工人的保障程度相對很低,在勞動法執行和薪酬水平釐定方面都存在問題。「
林江教授表示,新的勞動合同法並不是對工人的恩惠,而是僅僅在某處程度上恢復了中國勞工所應該享有的起碼的現代文明佣工條件。他說,港台商人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考慮到內地綜合投資條件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他認為港台資金大規模撤離是不可能的。
香港明報引述來自北京的消息說,中國領導層擔心勞動合同法對外資企業造成過大衝擊,將通過釋法等方式放緩相關政策的執行。中文部記者就此向中國勞動保障部進行核實。新聞中心的一位官員表示,這部法律由人大法制委員會負責審議,勞動保障部目前沒有聽說任何有關修改或補充相關法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