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社報導,由悉尼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Gaensler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對從網際網路下載的以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就得出了以上結果。團隊成員包括Gaensler教授的同事Madsen博士,Chatterjee博士以及正在攻讀博士的Ann Mao。
Gaensler教授介紹說,該項研究主要用脈衝星(銀河系裡週期性發出光亮的星體)的數據作為對象,在脈衝星發出的脈衝光射向地球的過程中,它與離散分布在星系中的電子(又稱為暖性電離介質)發生碰撞,從而減緩了脈衝光的速度。
「通常波長較長的脈衝光(在頻譜上更紅的)比波長較小的脈衝光(在頻譜上更藍的)速度減緩的更快一點。我們通過比較紅光比藍光慢了多少就可以計算出這些脈衝光經過了多少暖性電離介質,加上計算脈衝星的距離,天文物理學家就可以判斷銀河系中哪裡的暖性電離介質密度最低,而那兒就是銀河系的邊緣了。」 Gaensler教授分析道。
但Gaensler教授補充介紹說,該項研究與前人的最大不同在於脈衝星的選擇,Gaensler教授的研究團隊只以我們這個銀行系以外的脈衝星作為研究對象,「我們只選擇高於我們這個銀河系的,或者在我們銀河系以下的脈衝星,這些都是前人從來沒有注意過的。」 Gaensler教授說。
據瞭解,目前天體物理學界對該研究結果的反映眾說紛紜,有人說該研究結果解釋了很多物理現象。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