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圖二
「醫食同源、藥食同源」是國人根深柢固的觀念,懷孕期間是唯一可以「一人吃、兩人補」的時期,很多準媽媽更是抱持著「懷孕我最大」的心理,想吃什麼從不忌口。
根據調查,65%的孕婦平均一天吃4到6餐,超過85%孕婦懷孕晚期都過胖,一般來說,懷孕體重增加在12公斤最為標準。
多數孕婦在懷孕時期喜歡以食補的方式調養,但「吃補」指的是食物的「質」而言,應該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但許多人誤解吃補是吃下兩、三人份的食物,造成孕婦的體重過重,在產後,要花更多時間與心力回覆身材和曲線。
產後肥胖不可以視為「正常」
產後6週,如果體重超過懷孕前體重的10%即定義為產後肥胖,統計發現,產後肥胖者約佔93%,臺灣地區婦女肥胖的問題與懷孕息息相關,常收到新手媽媽的抱怨,平均生一個小孩可以胖5、6公斤,這是因為懷孕時期荷爾蒙變化,使得孕婦食慾大開,攝取的熱量遠遠超過需要的熱量,加上運動量不足,因此讓多餘的能量累積,造成肥胖。
排水及正確運動是產後減重的關鍵
扣除懷孕時胎兒、羊水及胎盤的重量約5至6公斤,產後必須減去的重量中水份約有4公斤,所以產後消除水份成為關鍵因素。
產後首周是「產後利尿期」,應加強腎臟排泄水分的功能,關鍵性的第一週應該可以減輕1公斤,產後4週再減去3公斤,其餘的體重再靠正確的調理方式,依照坐月子中的食補原則進食,並且要細嚼慢咽,注意攝入量。
傳統坐月子的觀念中,認為不可以出門及到處走動,以免妨礙產後的恢復。事實上,坐月子期間,適當、正確的運動可以減輕體重、恢復身材及增強體能。
中醫穴道療法,不出門也能進行
除了上述的正確觀念外,中醫的穴道療法,可針對各個部位來修飾曲線,恢復窈窕。
指壓刺激穴道的步驟:
●食、中二指重迭。
●在選定穴位,繞圈揉按。
●手法由輕至重,由淺至深,再由重至輕,由深至淺。
●每個穴位按摩3至5分鐘,每天2至3次。
窈窕穴位按摩法:(圖一)
●取穴:水分
穴位:肚臍正上方一寸,腹部中在線。
功效:促進新陳代謝,治療水腫、腹脹。
●取穴:關元
穴位:在臍下三寸,腹部中在線。
功效:增補元氣,補腎益精之功能。可補腎氣調整內分泌,使臉色明亮、白皙。
窈窕穴位按摩法:(圖二)
●取穴:足三里
穴位:正坐屈膝垂足,在膝部外側有一骨突,稱為外膝眼,直下方的三寸,距離脛骨約一橫指的地方。
功效:拯救下半身肥胖,調整肝腎、內分泌功效、促進消化、減少脂肪囤積、臉部白皙又紅潤有光澤。
●取穴:陰陵泉
穴位:膝蓋下方,拇指與食指由膝蓋往下,扣住脛骨兩側縫隙可壓到一凹陷處,用力則有疼痛感。
功效:有美化曲線、促進血液循環、淋巴循環,改善下半身的肥胖。
穴位按摩是一種簡便、價廉的保健方法,若能持之以恆,可提高人體的正氣,抵抗疾病。
只要產後有心減肥,並且在懷孕時期就做好體重控制,相信可以完全保持標準的身材。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女中醫師協會名譽理事長、汐止世樺中醫診所負責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