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2-21 07:12:11作者:
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星期一發出警告說,在近期的嚴重雪災後和春節長假期間停工的煤礦在恢復開工之後面臨嚴重安全隱患,煤礦生產部門應採取果斷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嚴重雪災後和春節長假期間停工的煤礦在恢復開工之後面臨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井下瓦斯的積聚,以及雪水融化後的透水可能導致的礦井坍塌。
《中國勞工通訊》駐歐洲代表蔡崇國表示,中國各地煤礦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對安全隱患的方式應當改變;動不動就下令停工反而不利於維護安全:
「現在就是一個縣的煤礦發生了事故,全縣甚至全省的煤礦都會停產。很多地方幹部為了怕在敏感的時期發生事故,更禁止本地區的煤礦生產。這更導致問題:一方面導致了煤礦供應的不足、價格上升。另一方面就是這個問題:一旦停產,瓦斯聚集,在恢復生產的時候危險性是非常高的。那怎麼辦?就必須改變這種方式,就是要加強對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督,然後要嚴格地執行煤礦、包括中小煤礦的安全程度的等級制。就是一二三級,在煤礦發生事故的時候,安全生產標準最低的煤礦暫時停產,而不是全部停產。第二個就是一旦停產,必須加強監督;一旦安全狀況改善了,就應該恢復生產。」
蔡崇國表示,礦主只要肯投資,治理瓦斯和透水等隱患的技術、設備都是可以獲得的。這位勞工權益活躍人士表示,在一定意義上,克服腐敗、由礦工參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前提:「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兩個,一個就是地方政府和煤礦的勾結腐敗的問題,一個就是工人參加管理的問題。在中國這麼腐敗的情況下,什麼樣的檢查手段,他都可以通過腐敗的手段來對付。怎麼辦?必須要允許記者、大學生、知識份子去煤礦去調查瞭解,允許工人組織起來;全總真的要在煤礦裡面組織工人搞好安全生產監督,要允許工人成立獨立的安全生產小組,然後和外界的媒體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建立起聯繫來。用這種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的安全體制去取代那種動不動就關閉小煤礦的監督方法。」
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表示,春節長假以後,礦主為了挽回「失去的」時間,往往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迫不及待地讓工人下井。他認為,非政府組織對生產安全的監督比政府監督更有效:
「中國的煤礦一直存在著這種安全的隱患。放假以後,煤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礦主很可能為了追求利益,為了趕時間,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讓工人開工,加大了煤礦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工人沒有集體談判的權利,他有權利參與這種集體談判,這是一個很大的內容。另外一個方面,要發揮民間監督,也就是非政府組織的監督,而不是完全依靠政府和媒體;媒體已經發揮到了極限了。監督問題在沒有民間這種監督機構,而很大部分由執法者或者利益相關群體在做這種監督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煤礦的惡性事故目前是沒有辦法防止的。」
《中國勞工通訊》駐歐洲代表蔡崇國說,中國經濟正面臨通脹壓力,電煤價格關係一時不易理順,這些也對煤炭安全生產的理性化帶來巨大挑戰:「現在因為媒的價格因為需求量的增高,特別是在這次雪災上體現出來,在雪災發生期間,中國煤礦庫存最低的時候只能夠用到四五天、六七天,那麼在這種背景下,胡錦濤第一次在春節前下到了礦井,下了400米深的礦井,他就是為了鼓勵煤礦更多的產煤,更快地運出媒來,馬上各地方就採取措施,要提高煤礦的產量,一方面是胡錦濤第一次親自督促,另外一個就是煤礦價格爆升的刺激。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現在確實缺媒。現在就是要採取兩個措施,就是要加強煤礦生產,另外一個就是解決媒電價格的關係問題,媒的價格上升,電的價格如果不漲,那麼發電廠就不願意用媒的庫存,甚至不願意多發電,電要上漲,刺激發電,刺激媒礦的運輸和生產,那麼居民又受不了,所以怎麼樣解決現在的國內的通貨膨脹的問題來減輕電價格上漲造成的衝擊,這是一個大的難題。」
據美聯社等媒體報導,中國2007年有將近3800人死於煤礦安全事故。
嚴重雪災後和春節長假期間停工的煤礦在恢復開工之後面臨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井下瓦斯的積聚,以及雪水融化後的透水可能導致的礦井坍塌。
《中國勞工通訊》駐歐洲代表蔡崇國表示,中國各地煤礦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對安全隱患的方式應當改變;動不動就下令停工反而不利於維護安全:
「現在就是一個縣的煤礦發生了事故,全縣甚至全省的煤礦都會停產。很多地方幹部為了怕在敏感的時期發生事故,更禁止本地區的煤礦生產。這更導致問題:一方面導致了煤礦供應的不足、價格上升。另一方面就是這個問題:一旦停產,瓦斯聚集,在恢復生產的時候危險性是非常高的。那怎麼辦?就必須改變這種方式,就是要加強對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督,然後要嚴格地執行煤礦、包括中小煤礦的安全程度的等級制。就是一二三級,在煤礦發生事故的時候,安全生產標準最低的煤礦暫時停產,而不是全部停產。第二個就是一旦停產,必須加強監督;一旦安全狀況改善了,就應該恢復生產。」
蔡崇國表示,礦主只要肯投資,治理瓦斯和透水等隱患的技術、設備都是可以獲得的。這位勞工權益活躍人士表示,在一定意義上,克服腐敗、由礦工參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前提:「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兩個,一個就是地方政府和煤礦的勾結腐敗的問題,一個就是工人參加管理的問題。在中國這麼腐敗的情況下,什麼樣的檢查手段,他都可以通過腐敗的手段來對付。怎麼辦?必須要允許記者、大學生、知識份子去煤礦去調查瞭解,允許工人組織起來;全總真的要在煤礦裡面組織工人搞好安全生產監督,要允許工人成立獨立的安全生產小組,然後和外界的媒體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建立起聯繫來。用這種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的安全體制去取代那種動不動就關閉小煤礦的監督方法。」
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表示,春節長假以後,礦主為了挽回「失去的」時間,往往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迫不及待地讓工人下井。他認為,非政府組織對生產安全的監督比政府監督更有效:
「中國的煤礦一直存在著這種安全的隱患。放假以後,煤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礦主很可能為了追求利益,為了趕時間,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讓工人開工,加大了煤礦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工人沒有集體談判的權利,他有權利參與這種集體談判,這是一個很大的內容。另外一個方面,要發揮民間監督,也就是非政府組織的監督,而不是完全依靠政府和媒體;媒體已經發揮到了極限了。監督問題在沒有民間這種監督機構,而很大部分由執法者或者利益相關群體在做這種監督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煤礦的惡性事故目前是沒有辦法防止的。」
《中國勞工通訊》駐歐洲代表蔡崇國說,中國經濟正面臨通脹壓力,電煤價格關係一時不易理順,這些也對煤炭安全生產的理性化帶來巨大挑戰:「現在因為媒的價格因為需求量的增高,特別是在這次雪災上體現出來,在雪災發生期間,中國煤礦庫存最低的時候只能夠用到四五天、六七天,那麼在這種背景下,胡錦濤第一次在春節前下到了礦井,下了400米深的礦井,他就是為了鼓勵煤礦更多的產煤,更快地運出媒來,馬上各地方就採取措施,要提高煤礦的產量,一方面是胡錦濤第一次親自督促,另外一個就是煤礦價格爆升的刺激。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現在確實缺媒。現在就是要採取兩個措施,就是要加強煤礦生產,另外一個就是解決媒電價格的關係問題,媒的價格上升,電的價格如果不漲,那麼發電廠就不願意用媒的庫存,甚至不願意多發電,電要上漲,刺激發電,刺激媒礦的運輸和生產,那麼居民又受不了,所以怎麼樣解決現在的國內的通貨膨脹的問題來減輕電價格上漲造成的衝擊,這是一個大的難題。」
據美聯社等媒體報導,中國2007年有將近3800人死於煤礦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