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新年前發生的罕見冰雪災害幾乎使中國南方和中部10多個省的電力和交通陷入停頓和癱瘓。針對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常務副主任端義宏的解釋,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氣象學家陳淑儀(音譯)教授表示:
"具體是10年還是5年,這種東西就很難講了,但是現在中國預報的東西確實不在前沿。他們找了我們這邊的人在做預報,兩邊交流一下,中國現在能拿出來的氣象預報的模式確實跟這邊比要差不少。但是,如果兩邊一塊努力就不會等10年,會很快。但是他說中國這方面不在前面是很對的。"
陳教授即將在二月26號到28號美國俄克拉荷馬召開的首屆美中氣象討論會上做有關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方面報告。按照國際通用標準評判,中國目前對小雨的預報準確率為60%,暴雨接近20%,颱風的路徑誤差約為120公里。不過,關注中國近期發生冰雪災害的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賴洪毅博士這樣認為:
"中國的天氣預報準確度在世界上來講應該不差,但是,一些異常天氣會不會造成天氣重大的影響?這一點我想不是天氣預報能夠預報出來的,而要有很多數據、很多模型、特別是一些罕見的自然現象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影響,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員、資料、數據才能做出初步估計,才能比較接近最後要發生的情況的一種預測。"
中國人常說"天有不測風雲"。那賴洪毅如何給中國這次應對50年罕見冰雪災害打分?
"我覺得早期預警不夠,還有就是反應有些慢。但是行動起來倒是比較重視。中間需要時間比較長,這方面還是有很多改進和學習的餘地。"
有效和及時應對象中國那樣的冰雪災害,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建立在相對準確的預測和預警。中國新聞工作者李季平在"博客中國"中寫道:中國從1988年到 2007年6月,先後成功發射的八顆氣象衛星能為世界防災減災作出"很大貢獻",怎麼就沒有事前對自己國家幾十年不遇的冰雪災害做出預報呢?對此,陳教授表示:
"天氣預報有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對做預報的人來說,對天氣的理解的東西。但是,中國的預報模式用計算器這方面的就稍微落後了一些。我覺得他的模式是落後。但是,他的天氣科學體系對中國的天氣是理解的。所以,我覺得科學與技術中國不太注意結合,就是做模式的東西沒有高科技的東西來支撐。因為觀測的東西要不放到模式裡面用得很好的話,就很難做預報。從氣象衛星到預報要很多科技的東西在計算機上做模式,中國那部分還是不行。"
法新社星期五的報導說,罕見得冰雪災害打了中國一個措手不及。中國官方數據說,災害結果導至少107人死亡和15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