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地區在元月十二日以前,白天最高溫達到二十度以上,之後卻出現寒流來襲,氣溫劇降,連續十日以上在五度以下,許多地區更降到零度以下。更糟的是去年長期乾旱,今年卻是以持續大雪來彌補蓄水量不足。大雨或會造成短期洪災,但水往低處流,仍有辦法處理。積雪卻不會自動消失,若氣溫不升,積雪結冰後更糟。湖南就出現冰珠直接壓垮高壓鐵塔,造成大區域斷電的災情。
根據許多公衛研究,冬季氣溫劇降是一年內急診與死亡人數最多的時期。在公共建築與住家缺乏暖氣供應的華中、華南,許多中老年人不需直接與風雪搏鬥,就會因此無法撐過農曆新年。大雪更是嚴重阻礙交通,讓物質與急難救援無法快速輸送,而且是發生在長期缺乏積雪清除設備與經驗的華中、華南,再加上五十萬以上的春節人潮,無怪乎國務院總理要親自道歉。寒冬才剛啟動,許多人必須考慮這個新年是否不回家比較安全。
觀察長江流域去年梅雨季豪雨成災,然後盛暑熱浪,緊跟著長期乾旱。爾後,暖秋延長,初冬溫暖,緊跟著就進入急凍世界。這種極端熱、冷與旱、澇的情景,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都出現。若未來年年如此,又該如何?
其實地球上已不太容易找到"風調雨順"的生存地,各地都在經歷極端天氣無預緊似的突襲。就像這次大陸南方大雪,十多天前,氣象預報就未提出這將是如此嚴重的災難,這使得各地直到近期才紛紛警覺反應。想想看:這若是一場老天對民眾的大考驗,若能在考試初期就告知考題內容,則十多天前許多積雪清除設備就應到位,準備應戰。但一旦進入考場,卻發現該有的工具沒有準備,這場考試的成績鐵定很糟。
天氣預報與氣候預報的差距在這場雪災中,就可清楚瞭解。前者或許能很有把握的說:未來六天內仍將是低溫多雪,後者才可能企圖預告十多天、一個月或更長時期的氣候,讓人民好好準備應付一場長期的天氣抗戰,而非僅是短期的過日子。
有關全球暖化、各地氣候變遷、極端天氣出現頻繁等理論與預警,受媒體長期薰染,大家都多少已有所瞭解。但是,問題真正到面前時,我們知道該怎麼辦嗎?美國、日本、英國、荷蘭等,都已將氣候變化的威脅,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而提出"氣候安全"的因應看法,甚至立法。其不僅包括聯合國要求各國積極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經濟威脅,更包括氣候變化本身的生存威脅,而加強氣候研究、預測與適應,乃是主要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