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非洲長期的友邦馬拉威,14日宣布與臺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兩國甚至在去年12月28日就簽署建交公報,但兩國卻等到臺灣立委選舉結果揭曉、陳水扁總統正在中美洲拼外交之際,才召開記者會對外公布,這樣的作法無非是為了重創政府的士氣。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謝敏捷表示,北京一直企圖影響臺灣的政治走向,這次避免在選舉前公布和馬拉威建交的消息,只是為了不想幫民進黨助選。謝敏捷說:『從過去的經驗發現,像1996年台海軍事危機之後,事實上是幫助了他(北京)不想要的候選人,所以中國越來越細膩的瞭解到說,如何在適當的點影響臺灣;但是他也知道,他如果在選前做,可能幫助了民進黨,所以他是不願意在選前做,另一方面他也選在陳總統訪問中美洲時斷交,來羞辱陳總統。』
◎兩岸外交攻防未曾間斷 零合遊戲毫無意義
臺灣與中國之間的外交攻防戰,50多年不曾間斷,從一開始在各個國際組織爭奪代表權,現在則是互相爭取對方的邦交國,外交戰場從未休兵。
隨著經濟實力日漸雄厚,中國持續在國際間大挖臺灣的牆腳。以非洲地區為例,臺灣可以提供的各種援助,北京一樣做得到。對臺灣來說,客觀條件實在不允許投入無止境的金錢競標當中。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羅致政指出,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種種無情的外交打壓,都是為了讓臺灣變成非主權國家。
羅致政說:『對臺灣來講,當然不願意參與外交零合的競爭,可是我想問題的癥結不在臺灣,而是在中國大陸,也就是他們不能放棄零合外交思維時,臺灣也不得不採取作法因應,因為中國大陸的目的,就是要把臺灣打成非主權國家,而邦交國就是最重要的主權國家的象徵。所以我想從這個角度來看,很清楚,他們不會手軟,臺灣就要做適度的因應。』
◎金錢競標不符合現實 臺灣要有外交新思維
臺灣的確需要新的外交思維,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一所所長嚴震生認為,儘管臺灣的優勢不再,目前對非洲地區提供獎學金的作法,還是值得繼續耕耘。
嚴震生說:『我們在非洲地區,我覺得我們就是晚了一些,1990年代,當臺灣經濟最好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花一些錢,給獎學金讓非洲學生來,我們大概是在七、八年前才開始,其實這些都是帶回去未來的種子。我這次在看馬拉威他們收音機裡頭也有call in的program討論這個問題。在43個打進去的聽眾裡頭,有38個主張要跟臺灣繼續維持關係,或者要謹慎;只有5位贊成跟大陸建交,報紙社論也是反對。如果說這些種子早點有,可能今天的力量更大了,現在有總比沒有好。中國大陸為什麼能在非洲發展,他從1960年代自己這麼窮的時候,他還是給非洲學生獎學金到大陸去,非洲的學生到大陸留學,再回到非洲的,差不多有1萬人。我覺得我們臺灣過去做得不夠,現在還來得及再做。』
◎你挖我 我挖你 外交競爭無解
過去8年,臺灣一共掉了9個邦交國,但也爭取到3個。從記錄來看,臺灣邦交國的最低數目是22國。謝敏捷強調,外交競爭沒有意義,他說,無論那個政黨當家作主,兩岸外交攻防戰,北京不會手軟。
謝敏捷說:『我想沒有一個國家臺灣能夠鬆懈,因為對方就是會這樣攻擊你,臺灣也要讓對方知道,這樣是沒有意義的。臺灣也會去挖幾個回來。臺灣邦交國最低就是22個,是在1988年,如果一直低,低到個位數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人知道。所以臺灣需要撐住,這是不管哪一個政府都會這樣做。中國的防守線事實上很大,世界上貧窮的國家這麼多,臺灣如果為了短期利益,砸一些錢,挖幾個回來,臺灣絕對有這樣的實力,在中國沒有放棄他的原則,而且看起來也不會放棄的情況下,雙方只好繼續繃緊神經,目前而言,這個問題叫做「無解」。』
外交主權、國家尊嚴是臺灣外交工作努力不懈的目標,中國無情的打壓只會將臺灣推得更遠,對兩岸合作沒有幫助。
此外,有了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以及2000年,當時的中國國家總理朱鎔基以「教訓」的口吻對臺灣喊話之後,北京在選前對臺灣政治操作的手法越見細膩,這次選在立委選後、陳總統拼外交之際出招,用心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