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通訊社13日報導,去年12月中國貿易順差和貨幣供給成長的縮小,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中國,對13年來快速擴張的經濟加以遏制的首批跡象。中國政府在過去一年內六次提高利率、緊縮信用、凍結一些物價,和讓貨幣升值,以減弱成長和通貨膨脹。中國政治局和中央銀行的這些強硬政策已收到成效。
在美國方面,繼摩根史坦利和美林公司之後,高盛公司上週也預測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因受次貸危機的影響,今年將會陷入自2001年以來的首度衰退。美聯社13日報導,美國政府還在討論採取如何預防經濟衰退,但若干經濟學家認為衰退上月已經開始。很多經濟學家甚至認為,想振興經濟可能為時已晚。
香港匯豐控股公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屈宏斌說,中美兩國的經濟密切相關,美國購買中國出口產品的19%,美國經濟趨緩,進口需求減少,可能增大中國對抗通膨措施產生的衝擊,美國的衰退可能引起中國經濟的重大崩潰,中國的積極緊縮可能會成為過度殺傷。
德意志銀行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馬軍(譯音)說,美國成長下降1%,就會使中國出口成長減少4%,和國民生產總值下降0.5%。香港李曼兄弟控股公司經濟學家孫明春估計中國今年經濟成長將低於10%,而去年是24%,今年下半年通膨率是低於3%。
麻州Global Insight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比瑞維西說,美國和中國經濟同時下滑,將是「壞消息」。中國自從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與世界其它國家貿易的成長,是世界貿易平均成長的三倍。他說:「結合美國消費者支出與中國進口,提升了世界經濟;而結合美國蕭條衰退,與中國經濟硬著陸,則可把世界經濟推向蕭條衰退。」
屈宏斌說,中國的難題是不能等著瞧美國經濟的命運,決策者必須斷定國內通膨,或海外需求下降,那一個是最大的危險,「若等到世界經濟情勢明朗,北京可能已失去控制通膨,或是防止經濟大幅下滑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