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患者應多吃薑少吃糖
對於膽囊炎膽石病患者來說,營養治療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緩解和手術後健康恢復階段更不容忽視營養治療的要求。患者平時飲食宜清淡,以少渣、容易消化的飲食為主,避免吃能夠引起腹部脹氣的食物與濃烈的調味品,以防膽囊的劇烈收縮而造成急性發作。飲食應以植物油為主,因植物油有一定的利膽作用。
膳食中食物宜採用蒸、煮的方法為主,忌食過多的油炸、生冷食品。由於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含量過高有關,所以對動物內臟、魚子、蛋、肥肉等應嚴加控制和約束。平時宜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姜類有促進膽固醇代謝的作用,可以常吃。對於肥胖的患者,還要適量限製糖類和含糖量高的食物攝入,以利於減少脂肪的合成。另外,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早餐要吃好,以便讓儲存了一夜的膽汁排出,減少膽固醇沉積或結晶的可能。
飽餐後易發膽結石疼痛
膽結石是最常見的老年期疾病之一,其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國外有些科學家估計,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1/3患膽石症。需要指出的是,有人把膽結石和腎結石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系統疾病。從成因來看,膽石分為膽固醇為主的混合結石、膽色素為主的結石及純膽固醇結石。其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膽固醇結石的發生與代謝因素關係密切,又稱代謝性結石,與類脂質代謝障礙如膽汁酸、磷脂含量下降,膽固醇等含量增多有關,與生育、肥胖、飲食、高甘油三脂血症、肝硬化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溶血狀態、寄生蟲等不無關係。
膽結石的典型症狀為腹痛,容易被當成胃腸痛而耽誤治療。舒建昌說,膽結石疼痛多發生在飽餐或進高脂肪餐後數小時內,或者腹部受到震動後也會發作,表現為中上腹、右上腹持續性鈍痛,逐漸加重至難以忍受的劇痛程度。此外,患者常伴隨發熱、黃疸等,有的還會出現噁心、嘔吐、背痛、寒戰甚至昏迷。
老年人更易出現膽囊穿孔
"老年人患膽石症,要特別當心。老年人的膽結石常會引起膽道較嚴重的病變。老年人患了急性膽囊炎,容易發生膽囊壞疽和穿孔。膽結石也常常會引起膽囊胃腸瘘、膽石性腸梗阻等併發症。而膽總管裡的結石,往往會引起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病情多較凶險。此外,老年人患膽石症後,往往除膽囊內有膽石外,膽總管裡也常有結石。這是因為老人膽囊內有結石已多年,結石常會由膽囊管進入膽總管內。膽總管裡的結石所引起的症狀一般要比膽囊結石重,對身體的危害也較大。
再一個原因,是老年人身體裡各臟器都有一定的蛻變,功能也有一定的減退,免疫功能較低,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給醫生的治療也會帶來一定的困難。即使症狀較輕,但老年人反應性較差,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身體裡的病變已發展到相當嚴重的程度,但病人卻無明顯的自覺症狀,有時膽囊已發生了壞疽和穿孔,而老年人並不感到有劇烈的腹痛和高熱,這樣往往會耽誤病情。
女性性激素加速膽石形成
與男子相比,婦女更容易患膽結石。婦女妊娠後,也常常會促使膽結石的形成。舒建昌指出,婦女容易患膽石,是由於婦女體內的性激素對膽汁的化學成分和膽囊的收縮功能起一定作用的結果。因此,長期口服避孕藥者,患膽結石的人比正常人多2倍,絕經後用雌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婦女,患膽結石的也明顯增多,這些可能都與性激素的作用有關。
不要輕易切除膽囊
有人患有膽石症但沒出現症狀,需不需要治療?膽石症的發病率非常高,有些人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症狀,我們稱之為安靜結石。這種情況下不妨和膽石"和平共處",待出現症狀再治療也不晚。在觀察期間,可每6個月到1年做B超檢查一次,根據其發展趨勢再決定治療方案。
專家提醒,絕不應輕易切除膽囊。膽囊切除術應該有明確的適應症,只有經過仔細研究,認為保留有病變、有石頭的膽囊對病人的危害超過膽囊的生理功能對人體的好處時,才應去做膽囊切除術。
膽石症會不會遺傳?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膽結石的形成主要是膽固醇結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遺傳基礎,有這種遺傳基礎的人就比一般的人更容易患膽石。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膽結石的發病主要受生活中某些環境因素的影響,與遺傳關係不大。比如說,膽固醇結石在日本並不像在美國那樣常見。但那些移居美國多年的日本僑民,因接受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患膽結石的機會就與美國當地的居民相接近。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