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打敗下一次泡沫

作者:Jonathan Clements 發表:2007-12-19 01: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之為甚,豈可再乎?

本世紀頭幾年股票重挫的時候,投資者發誓絕不會再如此不顧後果。然而短短几年之內,人們又搖起了骰子,這次投資重點是公寓住宅領域,人們在租賃房產上下了重注。

這讓人不得不深思:怎麼會這樣呢?

財富蒸發

當然,泡沫和蕭條在市場中可謂歷史悠久。但是,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這種情形接連發生了兩次?《投資四大支柱》(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的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將其歸咎於新技術和低息貸款的危險組合。

20世紀90年代末,網際網路迅猛發展,風險資本投資和公開募股帶來了充裕的資金。而當前的十年則見證了新型抵押貸款產品的發展,辦理這種貸款的購房人只需付很少的首付或無需首付就能享受較低的初始月供。再加上極低的利率水平,人們負擔這些貸款就更沒問題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00至2002年股市泡沫的破裂卻助長了房產泡沫的膨脹。隨著股價受挫、經濟增長放緩,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下調了短期利率,降低了融資成本,進而推動了房地產熱潮。

伯恩斯坦說:"我覺得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不會再次出現房地產或股市泡沫。但是不用擔心:我相信我們的金融創新天才們會開闢出令人興奮的新戰場,再次幫人們蒸發掉大筆財富。"

犯錯誤

雖然革新和低息貸款是這兩次泡沫的關鍵因素,但投資者的心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不想在下一次泡沫中變得一文不名?那就小心以下四種心理雷區:

我們想當然地認為上漲的投資會一直上漲。這麼想倒也不奇怪。《Mean Genes》的作者之一、波士頓Acadian Asset Management的經濟主管泰瑞•伯恩漢姆(Terry Burnham)表示,一般來講跟著大隊人馬是個聰明的策略。

比如說,某種新裝置或某部新電影廣受歡迎,那它或許真的不錯。但如果某項投資受到廣泛追捧,那它可能已經創下了諸多收益佳績──我們買到的可能是估值過高的東西。

問題是,並非所有估值過高的投資都會立即下挫。事實上,我們一開始可能會賺錢,而最終才能意識到這是個錯誤。此時,我們或許不會發誓自己以後不再碰投資大熱門,而是認為自己很好地選擇了能掙錢的投資產品,只不過脫手得不夠及時。

伯恩漢姆說:"人們會不斷地犯同樣的簡單錯誤:在某個投資項目已經大漲之後去買進。他們一輩子都沒迷途知返。"

隨著市場高歌猛進,投資者的自信也越來越足。他們將自己的收穫歸功於自己的聰明才智──並開始押更大的賭注。

20世紀90年代,正是這種自信驅使著那些最初嘗到了一點甜頭的科技類股投資者繼續在該領域追加投資。進入21世紀以後,房地產投機者的第一樁房產投資很成功,很快他們就買進了大批房產。

風險偏好的升溫也受到了所謂"私房錢效應"(House Money Effect)的驅動。贏了錢的投資者就像賭場裡一開始就交了好運的賭徒,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佔了先手,再承受額外的風險也無妨。他們的想法是:就算輸掉一點,賺到的也還是很可觀。

不幸的是,當泡沫破裂時,損失的從來就不會只是一星半點。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期間,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暴跌了78%。的確,到目前為止房價還沒怎麼下降。但由於房地產投機者通常都是拿借來的錢在下注,就算是輕微的價格下跌也意味著重大損失。

泡沫破裂時,許多人都選擇了按兵不動,不願在虧本的時候賣出。

但有些人可能會試圖彌補自己的損失,卻因此擔上更高的風險。事實上,一部分技術股投資者在股市滑坡中損失了一大筆錢之後,又轉戰房地產,寄希望於在第二輪的豪賭中挽回此前損失。

尋求中庸

這又給人什麼樣的教訓?它讓我們走入第五種心理雷區。我們很容易就將那些追逐網際網路類股和佛羅里達公寓市場泡沫的人指責為愚蠢。

然而,當時這些市場將如何發展尚存很多不確定因素。一些專家宣稱在這些市場崩潰之前的很多年,股市和房地產就已經存在泡沫了。而另一些專家即便到了山窮水盡之時仍堅持樂觀看法。

加州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經濟學教授梅爾•斯達特曼(Meir Statman)說:"泡沫是稀鬆平常的事。你無法預測買進和賣出的好時機。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穫。"

不過,如果你堅持下去,就得實行投資組合多元化,包括股票、債券和房產等等。

斯達特曼警告說:"如果你將投資都集中在能源類股或技術類股,或者是用來專門炒新股,那你可能會成為大贏家,但也可能成為大輸家。多元化投資的確只能表現平平,但那也比輸得很慘要好。"

Jonathan Clements

(編者按:本文作者Jonathan Clements是《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Getting Going"的專欄作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