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加拿大探親,有一個現象使我十分詫異:這裡的小鳥、小動物都不怕人,和人還很親近。
房前屋後的草地上,隨時都能看到小松鼠奔來跳去,毛鬆鬆的大尾巴高高聳起,有時直起身子,兩隻小眼睛骨碌碌地四處張望,似乎在尋找什麼。有本書上介紹,只 要你用金屬互相輕輕敲擊,發出輕微的響聲,松鼠就會聞聲而來。我如法炮製,果然引起那小東西的注意,往我這邊挪動。我和老伴在落磯山班芙景區旅遊時,那裡 的小松鼠會爬到我們的腳邊,直起身子,摩挲著前肢,似乎想和人們作交流。那情景使我深為驚奇,我拍下了那難忘的瞬間。
我們居住的滑鐵盧城的公園裡有個很大的湖,湖裡有很多野鴨和天鵝。天鵝性格很溫順。遊人站在湖邊,手裡拿著麵包屑,天鵝會游過來,從你手裡啄食,還會上岸 站在你旁邊和你合影。汽車從旁邊開過,它若無其事。到了孵蛋的時節,它就在湖邊找一處灌木叢,安安心心地伏在蛋上,有時起來走走。公園裡的職工會用一塊塑 料擋板遮在外面,免得它分心。
我第一次見到這情景,心想:這樣行嗎?人們會不會圍觀?蛋會不會被人摸走?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遊人照常來來去去,天鵝知道沒有人會去幹擾它,一代代的小天鵝都是這樣慢慢出世的。
很奇怪,加拿大的鳥也不怕人。在我們老家中國烏鴉被認為是晦氣的徵兆,見到就被人罵和趕,現在已經難見其蹤影了,在加拿大卻處處都是,一個個身軀碩大,站 在人群旁瀟瀟停停,邁著八字步,兩隻小眼睛骨碌碌地看著人。我們在露易斯湖遊覽時,坐在湖邊的椅子上休息。椅背上方離我們很近的花枝上停著一些美麗的小 鳥,喃喃細語,我伸手過去幾乎碰到它的腳,它微微移過去兩厘米,彷彿我在和它逗著玩。我震驚了,鳥怎麼不怕人?不立即飛走?我立即縮回了手,我不想破壞小 鳥對人的信任。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天下的小鳥、小動物見人就逃,這已是我們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識,為什麼加拿大的小鳥、小動物和我們的不同,為什麼它們見人不逃,我始而驚 訝,繼而深思。人和動物的行為都是在一定的環境裡經過長時間的適應而形成的。人們掏鳥窩,捕走獸,嘗猴頭,品熊掌,烹狗肉,吃長蟲,鳥獸都成了人的口中 物,歷歷千百年,鳥獸們已經總結出人類是它們的天敵,必須遠而避之,見了就逃。
加拿大人除了吃家禽、家畜和水產外,不把其他的動物作為食物,對小鳥、小獸愛護有加。山區的公路上,經常出現提示牌:小心不要碰撞過路的動物群,封閉的高 速公路隔一段就修建獸群的專用通道,覆以灌木,形同天然。碰到有鴨、鵝在路上踱步,汽車就停著耐心等它們過去,不見有人撳喇叭驅趕。房前屋後的樹上,人們 常常懸掛吊籃、小木屋,放置食物,讓小鳥、松鼠取食,人和動物和諧共處,變捉與被捉、殺與被殺、吃與被吃的關係為自然、寧靜、歡樂的共存關係,世界因而變 得更美好。
近些年來,國內也提倡講愛,"愛""愛心""讓世界充滿愛"之類的字眼鋪天蓋地。有"愛"當然好。只要真正有愛心,人們自然也會愛動物,愛環境,我們的老祖宗就給我們作出了榜樣:愛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