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10-31 21:42:41作者: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派員至7間醫學中心,針對民眾雙手洗手前、洗手後,手上總生菌數樣本採集,以瞭解洗手前後菌落數,讓民眾真正明瞭洗手重要性。結果發現,有一位民眾洗手前總生菌數為3100,洗手後總生菌數隻剩下25,相差124倍,顯然洗手確能去除不少細菌。
不論是自己住院或是親朋來探病,為避免感染,也不要把病菌帶給病人,消基會呼籲,國人看病、探病前後都要洗手,洗淨手上的病菌。
消基會於10月4日至9日到7家醫學中心,包括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新光醫院、長庚醫院臺北分院、國泰綜合醫院、台大醫院、三軍總醫院等,針對一般民眾進行洗手前、後,手上總生菌數樣本的採集,有28位民眾協助調查,共計56個樣本。
結果發現,28位接受採樣的民眾,有19位民眾洗手後細菌數均少於洗手前的細菌數,接受採樣的民眾洗手前,手上總生菌數高達82000(介於50到82000),洗手後總生菌數介於5到17000。
其中一位民眾在洗手前的總生菌數為3100,洗手後手上的總生菌數隻剩下25,換言之,洗手前後的細菌數最高相差124倍,可見洗手確能清潔手上細菌。
消基會觀察,這7家醫學中心洗手設備不盡相同(提供烘乾設備或擦手紙),而洗手設備部分,目前提供給民眾普遍使用的有感應式、上下扳壓式,以及旋轉式水龍頭。
調查結果發現,有9位民眾洗淨雙手後的總生菌數居然比洗手前還多,分析原因發現,可能是民眾在洗完雙手後再碰觸洗手設備 (如水龍頭、烘乾機)、門把 (帘)、不自覺將洗淨的雙手擦拭衣褲、也可能是洗手的動作不完全所致。
消基會說,正確洗手(濕、搓、沖、捧、擦;乾洗手應要洗20至30秒,濕洗手應洗40至60秒),更是落實洗手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