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催化劑:人對鹽的追逐(組圖)

發表:2007-10-26 22: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天,對於普通人來說,白花花的鹽不過是一種調味品罷了。很少有人知道,古老的鹽產地曾經是中國人類文明的搖籃,偉大的中華文明因鹽而產生。中國的先民們曾經追尋著鹽的蹤跡而不斷遷徙,成就了一部追逐鹽的歷史。
  
  人離不開鹽,這也許是人類起源於海洋的一個證據。就像宇航員進入太空要穿特製的宇航服一樣,宇航服是宇航員帶在身上的地球環境,而人身體中的鹽則是人帶在身上的大海環境,是大海作為人類遙遠的故鄉給人留下的印記。
   為了找到鹽,嗜魚的中國先民沿東南沿海遷徙,在神農氏時代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鹽——海鹽;喜雜食的中國先民沿中部丘陵、岩洞移進,在五帝時代發現湖鹽;戰 國末期發現井鹽;擅長狩獵的中國先民沿橫斷山脈北上,到了青藏高原(圖1),先民們長期留駐在那裡,以若干鹽湖為中心,很快形成了幾個羌文化的核心區。

(1)在青藏高原的羌塘和青海湖地區,到處都是白花花的乾涸的鹽湖,周圍又有青青的草地和成群的食草野獸
  
  偉大文明的產生,一 定有食鹽供應方便這一重要條件。鹽是理解歷史的鑰匙,許多糾纏不清的歷史,一旦找到鹽的產地就清晰了。山西河東地區是堯、舜、禹的故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 地;要理解中國古代滇國、大理國、巴國、夜郎國等遠離大海的內陸古文明的崛起,都不能忽略鹽這個歷史的催化劑。當年,四川自貢產的井鹽、雲南楚雄 的黑井鹽雄霸一方;富饒的四川和雲南所產的井鹽曾支撐了整個中國的鹽業。然而,伴隨著井鹽的衰落,這些古國也慢慢消失了。



巴蜀先民利用鑽井技術開採井鹽,早在漢代就人工鑽鑿出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海井,現在它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川滇藏公路上常年行走著馱運鹽巴的馬幫,鹽巴是由巴國產的鹽演化出的特定名稱

「百味鹽為先」。鹽這個看起來最不起眼的東西,在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古代中國人幾千年對鹽不停追逐、不斷遷徙,發現的各種鹽礦佈滿了中國地圖。中國的先 民們在那裡生息繁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古老文明(圖4)。這究竟是怎樣壯觀的一部遷徙史,今天的人們恐怕只能靠想像來描繪了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捐助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