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重開喜馬拉雅絲綢之路
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詳細描述了他從塔克拉馬干沙漠南緣前往中國所走過的路線。這是中古時期的經商古道。自19世紀被人們稱為絲綢之路之後,無數的專家學者被其所吸引,但是,對絲綢之路的文化淵源瞭解者卻為數甚少。近日,來自中國新疆的最新出土文物正在柏林展出,為人們揭開了絲綢之路悠久歷史的新的一頁。
留著鬍鬚的黃金面具具有明顯的蒙古或者中國人的面部輪廓。這具木乃伊女性乾屍很可能是古代的一個貴族,其具體身份還是個未解之迷。然而,斯特恩或者赫丁等亞洲問題研究員在中國西北部的塔里木盆地發現的乾屍墓穴中的木乃伊,卻具有明顯的歐洲人的面目特徵。他們估計,死者是來自中歐或者北歐的旅行者。但是墓穴中的乾屍數量之多令人驚訝。自1970年以來,考古人員在塔里木盆地的東部也發現了許多類似木乃伊。如今人們已經確認,這些乾屍是在該地區定居的移民。包括在塔克拉馬干沙漠在內的最新發現表明,大約2千年前,中亞和歐洲保持著頻繁的往來。
德國曼海姆賴斯-恩格霍恩博物館展覽負責人林德指著一塊色彩斑斕的布料說,「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類型相似的這種梭梭織布料。這塊布料原來被做成了褲子。布料使用了很多顏色,上面有一個手拿武器的男人和類似希臘神話中的半人馬星座圖案,可以說,人們從沙漠中找到了希臘神話。」
一個出於青銅器時代的小木人雕塑,刻畫的是一個長著高鼻子的狹長面龐。另外一些展品,尤其是紡織品,具有明顯的中亞或者歐洲風格。林德說,「實際上,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人當時是如何一起居住的。很可能是長著亞洲人面孔和歐洲人面孔的人都居住在同一個村落,他們講的也是同一種語言,而且死後埋葬在一起。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同一個民族。」
展品保存完好的程度令人吃驚,有的展品已經有4千年的歷史。另外一件令人感到驚訝的事情是,中國的考古人員和文物修繕者竟然同意讓如此珍貴的文物漂洋過海來到遙遠的歐洲,在德國首都柏林,之後再到曼海姆展出。林德說,「我們想展出所有的出土文物,尤其是展出青銅器時期的文物是很難的。但是令我們高興的是,整個2號墓將作為整體展出。並向人們全面展示當年的入葬情形。能夠從中國得到這樣的展品已經不容易。」
在展覽大廳內,還有一些零星的出土文物。如一個裝著麵包的小袋子。麵包是死者帶到陰間的祭品。在展品的下方,是公元 1世紀時的一封信的碎片,這也是所有文物中的唯一一件文字展品。林德介紹說,「寫字的紙是用大麻製造的。文字來源於阿拉姆語。信就裝在這個小漆盒子裡,裡面裝滿了香粉。紙片上寫的是印度西北部使用的文字,漆盒是中國的,這是絲綢之路的典型特徵。」
在柏林的展出充分說明,絲綢之路的歷史還將繼續給科學家們帶來驚喜。通過豐富的展品我們已經認識到,其歷史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悠久。
Sigrid H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