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10-11 15:03:11作者:
美國研究人員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由於女性認為過去發生的事情能「預示」未來,她們比男性更愛「發愁」。在面對相同情況時,女性更易傾向於「往壞處想」,產生更多的憂慮情緒。
這項研究報告刊登在本月出版的美國《幼兒發展》雙月刊上。研究人員選取成年人和3至6歲的男女幼童作為研究對象,在他們認為過去遇到的糟糕遭遇會在未來重演時,觀察他們產生的憂慮情緒達到何種程度。
在測試中,研究人員讓研究對象聆聽六個「悲慘」故事。故事中,主人翁受到他人或動物傷害後,再次碰到這些「仇人」時會產生不安情緒或改變自身行為。隨後,研究人員將故事稍做改動,再次遇到的並非真正的「仇人」,而是與「仇人」長相相似的人或動物。
聽完故事之後,研究人員要求研究對象解釋故事主人翁產生上述情緒或行為的原因。他們發現,女童和成年婦女更容易給出「擔憂」作為答案,這說明她們傾向於用過去的經驗來預測未來。
研究還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會逐步增加將過去事件與未來聯繫起來的意識,這對研究人類的認知發展有一定意義。
這項研究報告刊登在本月出版的美國《幼兒發展》雙月刊上。研究人員選取成年人和3至6歲的男女幼童作為研究對象,在他們認為過去遇到的糟糕遭遇會在未來重演時,觀察他們產生的憂慮情緒達到何種程度。
在測試中,研究人員讓研究對象聆聽六個「悲慘」故事。故事中,主人翁受到他人或動物傷害後,再次碰到這些「仇人」時會產生不安情緒或改變自身行為。隨後,研究人員將故事稍做改動,再次遇到的並非真正的「仇人」,而是與「仇人」長相相似的人或動物。
聽完故事之後,研究人員要求研究對象解釋故事主人翁產生上述情緒或行為的原因。他們發現,女童和成年婦女更容易給出「擔憂」作為答案,這說明她們傾向於用過去的經驗來預測未來。
研究還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會逐步增加將過去事件與未來聯繫起來的意識,這對研究人類的認知發展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