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運老將郭昂9月27日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前示威。
緬甸僧人為主體的示威在持續了一週多的時間後,終於在週三演化為流血衝突。官方承認,已經有包括一名外國記者在內的九人死亡。而軍警與抗議者的對峙仍在持續。
從軍方的高音喇叭廣播到倫敦、悉尼示威聲援的緬甸"海外民運",從仰光街頭的軍車到緬甸安全部隊手中AK-47風格的衝鋒槍(鑒於中緬兩國密切的軍事關係,有理由估計那或許就是中國的56式),一切都自然讓人想起1989年北京和其他一些中國城市發生的民主示威。連中國媒體對緬甸事態意味深長的緘默都在暗示著某種尷尬的聯繫。
網路時代政治
北京的槍聲把一代青年學生的民主熱望淹沒在歷史的血跡中了,緬甸的局勢卻仍在發展。
然而,雖然都是極權專制與民主自由的對抗,在感覺到緬甸這場抗議和"八九民運"相似性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兩場運動也因為時代、文化等因素存在著明顯的不同。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次緬甸的抗議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了一個"網路時代政治"的樣板,甚至可以說是一場多媒體"網路直播"的運動。
得益於緬甸當局的網路控制手法和中國相比還算"原始",為數不多的手機用戶和不到人口1%的網際網路用戶通過博客、論壇和電子郵件把抗議的最新進展傳到了海外,緬甸的"海外民運"也把從外面瞭解到的全景反饋回國內。
雖然緬甸媒體公開指責美國之音和BBC推波助瀾,但網路在這次抗議中作用不可低估。也許正因如此,緬甸的網際網路服務週五中斷。
而在1989年的時候,海外電臺的廣播和校園內的油印小報還是信息傳達的主要方式。很多當年的大學生也許還記得那些被"接管"了的學生廣播站如何播放著BBC和VOA嘈雜的短波新聞。
橡膠子彈
從示威持續的時間和規模來看,目前九人死亡的數字顯示,緬甸軍政府的鎮壓手法還算是克制的。
除了那名不幸的日本記者,其他死亡的八人中目前還沒有證實有僧人。
我們看到,突襲寺廟的軍人使用了橡皮霰彈;驅散人群的軍人主要對空開槍。
很難說是緬甸軍政府接受了1989年北京的教訓,還是對緬甸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中國要求克制的聲音起到了作用,少死傷人總是好事。
緬甸軍政府耳聾目障, 不懂得學中共對宗教懷柔賄賂的手段, 導致今時今日的對持局面。回顧中國六四民運, 何曾見少林寺僧出來說話遊行?……奉告緬甸當局, 以後一於施行僧侶幹部化, 所有僧侶享國家幹部侍遇, 出糧准福利多, 歡迎僧侶還俗娶老婆包二奶, 包保以後軍政府千秋萬世, 安享太平. ——惶恐 U.S.
當然,本來就和平、克制的僧侶們這次也算是克制到了極限,除了遊行和倒舉缽盂,也確實沒有留下什麼讓軍政府"忍無可忍"的把柄。
另外,我們在看到全副武裝的軍人部署在仰光街頭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這樣一個事實:在佛國緬甸,軍人中也有相當比例的佛教徒,讓他們把槍口對準僧侶是斷難想像的。
回首1989年,當時年輕的中國軍人受到的熏染是:那些自命"天之驕子"、與自己幾乎同齡的廣場大學生不過是些"不知足"的搗亂分子。
目前緬甸的局勢仍處於國際壓力下的對峙狀態,十幾年來的國際制裁併沒有讓緬甸執政的將軍們改弦易轍,因此也很難說美國最新的制裁除了象徵性和表明道義立場外還有多少實際意義。
但如果國際干預真能讓緬甸當局在手法選擇上有所顧慮,減少流血,也是生民大幸。
政治和尚
1989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是在蘇聯、東歐逐步自由化,冷戰行將結束的國際背景下展開的,這一性質決定了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把對運動的鎮壓看作是事關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決定了這場運動的結果。
好在冷戰結束後的革命已經大多不再血腥,我們在東歐和中亞看到的是"天鵝絨革命"、"顏色革命",如今又到了緬甸的"僧侶革命"。
有人指責緬甸僧人受到了西方的政治利用,但當政府要人女兒出嫁可以身披鑽飾,而窮人家孩子每天只能吃一餐的時候,恐怕不用利用, 僧人們悲天憫人的佛心就已經足以讓他們上街了。
"僧侶革命"會在中國發生嗎?
起碼佛教是不可期待的了,中國不少僧侶都有了處級、局級甚至更高的待遇,早已"體制內"了。
即便在"自由世界"的香港,剛剛上任的香港聖公會大主教已經表示,教會不會參與任何政治運動,包括爭取普選。
以宗教代政治,那是中世紀的黑暗。但如果宗教諱言政治,是否也就意味著淪為了政治的奴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