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9-28 21:57:29作者:
在美國學習生活了一年半,和家人一起回國。按說,在自己熟悉的文化氛圍下,在曾經生活多年的故鄉,應該如魚得水。可事與願違,好多過去習以為常的事,現在反而不習慣了。
開車出門,看到行人過斑馬線,我按美國規矩停車等候,跟在後面的車卻拚命按喇叭。有的車還迫不及待地從旁邊繞過去,根本不把行人放在眼裡。在美國,如果汽車和行人爭道,那是違法行為,司機不僅吃罰單,嚴重的甚至可能要坐牢。
太太在美國考的駕照,總共才花了15美元。回國後,需轉為中國駕照才能在國內駕車。公證、體檢、辦證等費用加起來,花了163元人民幣,折合20美元以上。最莫名其妙的是「體檢」,啥也沒檢查,只問了問身高,就把蓋著合格印章的體檢表交給她。太太戴著近視鏡,體檢表的視力欄上填的卻是兩個「5.0」。
上銀行,從排號機上取號後一看,暈!排在我前面的居然有70多個人,只有3個窗口開放,起碼得等上兩個多小時。扭頭到其他家銀行,也是一大堆人。女兒學校開學,學校規定學費得上中國銀行交。學校旁邊就有一家,當天家長排隊都排到了銀行大門外,可銀行和往常一樣,只開了兩個辦理存款的窗口。銀行明明知道學校開學,存款業務大增,為何不增加人手多開幾個窗口呢?習慣了國外銀行一對一的服務,現在卻只能忍氣吞聲。
在國外錯過了辦二代身份證,現在趕緊補辦。打電話到派出所詢問需要準備什麼材料,接電話的說「不知道,你最好自己去辦證窗口問」。問辦證窗口的電話,他說那裡沒有電話;又問他所長的電話,他說不知道。我說你怎麼可能不知道領導的電話?回答得更絕:平時都是所長打電話找我,我沒有給所長打過電話。
買了輛新車。提車時,車行的銷售人員給我一張100元的汽油發票讓我報銷。第二天,當總里程數顯示26公里時,油表上的黃燈亮了。打電話問銷售人員,這位老兄不得不承認沒給車里加那麼多油。車行代辦車險時,事先聲明保險公司有個「500元免賠」的「霸王條款」。我要求保險公司經理出示文件依據,對方說這是本市保險業的統一規定,即便是公司內部員工買車,如果希望全賠的,也需要老總特批。通過關係找到了保險公司的老總,老總說,你個人的事我給你特辦,行業的規矩是否合理你得找保險協會。
開著這輛挂私家車牌的新車到政府部門辦事,在門口就被保安攔住,厲聲問:「找誰?把證件拿出來!」而前兩年,我開機關牌照的車多次進出這裡,從來沒有被攔下過。想想在美國時,我作為一個外國人,進市政府旁聽會議,到法院旁聽庭審,還從沒有人要求我出示過證件,不免一聲嘆息。
最難過的可能是我閨女。第一天上英語課,老師佈置的作業是26個字母寫3遍。按女兒的英語水平,絕對不需做此功課,我們讓她改寫她在看英文小說時不懂的單詞。第二天,她和英語老師說明原委,老師說:你在我班上,就得按我說的做,說不定你還跟不上呢?!
我太太的最直接感受是中國的物價正在和美國接軌。她回國後,第一次逛沃爾瑪超市,覺得下不了手,居然空手而歸。以麥當勞為例,美國最便宜的漢堡包是1美元,而國內最便宜的也要七八元人民幣。我喜歡吃的某麵包店的花生餅,兩年前一包是4元,現在同樣的包裝售價是9元。
兩週前,我和一些從農村闖蕩到上海發財致富的老鄉們在一起。他們開奔馳寶馬卻不系安全帶,在高級場所的地毯上吐痰然後用鞋底抹來抹去,在迪吧給舞女每人300元小費卻對在門口的乞討者大聲呵斥……
這些小事哪個人沒遇到過,難道出了趟國就看什麼都不順眼了?!其實有時候,習慣會讓人變得麻木不自知,得過且過甚至同流合污。我知道有些憤青是容不得你說中國人醜陋的一面,可從「反文化震撼」中反省我們的國民性,激起趕上文明國度的緊迫感,有什麼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