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專欄】儒家思想是儒學,還是儒教?(圖)

作者:唐子 發表:2007-07-24 23: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孔子是歷史安排的儒家創始人。所以孔子雖死,儒學文化繼續且勢頭強勁。

從儒學到儒教是一項天造地成——400年儒士辛勤合力——的人文大製作。

孔子儒學傳人之中,顏回德行第一,以謹慎、克己揚名,為72賢人之首。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不遷怒,不貳過」,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顏回13歲入儒門,志學比孔子還早。其人性格內向和忠厚,聰穎善思從不有意顯露,初始被人視為愚。而後孔子及門下弟子皆發現,顏回其實最聰明。能言善辯的子貢坦然承認:「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孔子點頭說:「吾與女弗如也」。顏回深曉易理之道、之術。

孔子門生之中,惟獨顏回(淵)體認到儒學可以修道。《莊子》提過顏淵坐忘。據《論語·子罕》記載,顏淵曾嘆:「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顏淵19歲學成,依然離老師,從24歲起隨孔子周遊列國吃苦14年。孔子一行人至陳、蔡之間,楚王派人聘請孔子,陳、蔡兩國大夫派兵攔截。孔子師生不知陳、蔡軍兵襲擾之意,於曠野中迴避而陷人絕糧境地,門生心躁不穩。孔子提問:「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問子路、子貢、顏回,子路、子貢都建議孔子對其仁道做些調整,惟獨顏回說應當守道不移:「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聽後,高興地說:「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管家)。」顏淵還是少年的時候,就能與仲尼談論《易經》。,人到中年之後成為《易經》之主要整理者之一。

細心體察孔子之「仁·禮」的君子儒道,身體力行重德——克已守禮——而不打折扣者,其實就在修道。也可謂「不修道已在道中」。觀顏淵先人後己的品行人格、周遊列國的平和心境、以師為神的敬仰態度、以愚掩智的謙遜心態、安貧樂道的生活方式、省讀《易經》的悟道方式,可以肯定地說:顏回就在修道。顏回40歲先於70歲的孔子早逝,其實是他輔佐孔子演繹師道尊嚴天賦使命完成,也是君子儒修道以傳播儒學的方式沒被歷史選擇。所以孔子慟哭:「噫!天喪予!」
儒學傳播由於顏回的早逝而走向文化普及方向,這似乎也是特別安排的。儒學至戰國時代,韓非子所劃分八派,包括所謂顏氏之儒都已不在君子儒的道中。春秋戰國時期,由曾參而子思而孟子的思孟儒學氣勢恢宏,到唐朝以後終成以孝行為起點的仁義道德思想文化。孟子之後,由孫氏而荀子的儒學宗孔子、雜老子,倡言禮法兼治、王霸並用,開創了儒家禮教政治由封建王朝進入皇帝王朝的道路。

曾參,孔子更小的弟子,世稱「曾子」,身處春秋戰國之交,72賢之一。其「吾日三省吾身」曾在國寨中學課本裡被當作「子曰」在傳。任重道遠這一成語也源於曾參的話。相傳《大學》、《孝經》為曾子所著。曾子像孔子一樣重視仁德,提倡孝道,曾經被教子甚嚴的父親(也在72賢中)差點打死,醒來後卻自責得很。儒家之孝道被曾子很好地履行和傳播。曾參是子思(孔子的孫子)的老師。據說子思作《中庸》授予孟子,啟迪了儒家孔孟仁義道德思想文化的合成。

孟(軻)子跟孔子一樣,都有一個重視環境和教育的母親,都是苦其心志地成長起來的。孟軻比孔子約小180歲,身處戰國中期,華夏各國不僅禮崩樂壞,諸侯更仁心不現,不履行安民義務。孟子認為這些只知道享樂和爭雄的諸侯太需要洗腦,於是繼承起孔子周遊列國為自己謀求「君師」職業的傳統,因時制宜地修正了祖師爺「禮治」和「德政」思想,突出了孔子「仁·禮」思想中含有的「義」,教育君王要像魚兒愛水一樣,認真履行上天賦予的「貴民」、「愛民」的安撫義務(否則就要被革命),大力倡導「王道」、「仁政」的「君民魚水情」思想。孟子遊說齊、梁、魯、鄒、宋、滕等國諸侯來得利索,發現這些跟他遠祖一樣「非禮」僭權的諸侯不受教化,扭頭就走——來日方長,教育弟子——不在吃苦中修道。

孟軻懷道退隱繼續講學,著《孟子》七篇。其時黃老道家或許對孟子有些影響。道家修清淨心以養精氣,孟子修善性以養「大、剛、直」的「浩然之氣」。他的文章因此說理明暢入心,氣勢充沛奪人,雖然沒有即時影響噹時的公、侯貴族,卻對漢唐以後的士大夫思想文化影響巨大。唐朝大儒韓愈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北宋時期《孟子》一書被列為高考科目之一,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元朝以後孟子一直被稱為「亞聖」。孔孟之仁義道德文化思想就是這樣在歷史安排的進程中合成的。

詳盡論述孟子的仁政、王道子學,不是《智慧旅程》這本思想史綱要的任務。關於孟子,我所看到的他的智慧軌跡是:揭示出君子儒「仁、義、禮、智「四德蘊藏在人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四心」之中的秘密,使君子儒傳播仁義道德知識和文化思想的同時修身養性(隱藏了修道內容);概括人倫關係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種,以「天」統率(例如說「誠者,天之道也」),使君子儒處世有些像在修道。我曾經讀《孟子》,被教導剝「心性論」、「政治論」、「教育主張」三大片蔥,掩卷幾乎一無所知。而今我用修身養性方式去體悟孟子——「仁者無敵」,「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仁則榮,不仁則辱」,「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捨身而取義者也」,「聞誅一夫紂,未聞殺君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人皆可以為堯舜」,「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養心莫善於寡慾」——等隻言片語,不理會什麼哲學、政治的鬥爭分析,反而收穫良多。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孟子很好地理解了孔子這一思想,所以完成他的對君王的講學任務之後,就養「浩然正氣」隱修去了。比孟子約小60歲的另一位戰國大儒荀子,卻負有另外一番歷史使命。史書記載,他生於趙,游於齊,入於秦,仕於楚。在齊國稷下學宮,荀子「三為祭酒」,與陰陽家鄒衍、道家入世派田駢和慎到等相處受到影響,引道家思想進入君子儒學(在顏回、孟子那裡,道家影響儒家主要是修心術),以「仁人」自命,決意以禮制——禮教規範以刑法懲治推行——善化人的惡性,「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宣揚雜揉了道家、法家思想的儒家禮學,並顯現強烈的排他儒(例如孟子)傾向。這種為了實現主張而「非君子化」的做法,被荀子兩位學生韓非子、李斯很好地學去了,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韓非子、李斯更小人化地脫離儒家。韓非子法家見解卓越而被秦始皇請去,李斯以陰毒的法家手段害死韓非子,做了秦始皇的丞相。由此可知,秦朝暴政實乃背叛儒學仁義道德的小人儒思想政治作品。

秦始皇採取李斯建議焚書坑儒後,很多儒學之士退避於草野。陳勝(涉)伐暴秦起義之後,退避者攜帶秘藏的儒家典籍,加入農民革命軍,欲「制天命而用之」。孔子的八世孫孔鮒做了陳涉的博士,最後還以身殉職。漢朝取代秦朝後,大儒叔孫通制定朝儀凸現皇帝威嚴,曾使劉邦龍顏大悅。漢初,武力功臣出身的公卿對儒生頗為排斥,普遍傾心黃老道家。儒博士由荀子而突出的激情辯駁傳統,曾以《老子》是淺俗的「家人之言」冒犯了竇太后,令狂言儒士斗野豬。竇太后此舉抑制住儒家的小人儒演變趨勢,君子儒氣象回升。不久董仲舒閃亮登場了。

董仲舒,漢景帝時代的博士,韜光養晦的君子修養很高。公元前135年,竇太后死,中華皇朝開始謀求大有作為,儒學的好時光終於來了。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寫《舉賢良對策》,以《春秋公羊傳》的今文解讀,向漢武帝進言:

一、「天者,百神之大君也」,道陽為德主生,道陰為刑主殺,德生為主、刑殺為從;天生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現恩德,相剋現刑罰;天生四季,春愛、夏樂、秋嚴、冬哀;天生萬物以養人——利養體、義養心,萬物之中人最貴——人是天的副本;君王受命於天,從天如同孝父;君失道出天災警告,君有道降祥瑞預兆;天不變,道也不變。二、歷史是三統(黑、白、赤)和三正(寅、醜、子)的循環,一朝天子一朝服飾,改制可以易道不許;人性三品——情慾不強、不教能善的聖人之性為上品,情慾強烈、教也難善的斗筲之性為下品,有情慾卻可善可惡的中民之性為中品;帝王職責之一,教化中民抑惡向善。三、天道陰陽和人道三綱(君、父、夫)五常(仁、義、禮、智、信)萬古不變,政事不善是君王和官吏失道的惡果;社會的罪惡源於為富不仁所致「富者奢侈羨溢,貧者窮急愁苦」,官吏居君子大位而行小人勾當——貪得無厭而與民爭利——以致官壞民鄙;當今整肅吏治必須統一政令,統一是天經地義的,統一政令從獨尊孔子之術開始:「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董仲舒獻策被漢武帝採納,儒學禮教成為中華皇朝正統思想長達兩千年。儒學由此國學(教)化,其受尊崇的地位與基督教世紀的天主教、東正教和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教相當。從漢武帝起直到唐太宗以前,儒家自隱仁政思想,幫助皇帝從思想政治和文化傳統上確立起天道皇權統治秩序的思想原則。注意:在這裡皇帝是老二,天才是老大!皇帝「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意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儒家三代革命的改朝思想依然在。天不塌,儒士節操不倒。中共於民國時期禍亂危害中華成功,竊國為寨之後,戰天鬥地反右的秘密也在此。由此可知,儒教的天道皇權思想對中華皇朝君主制是有天道、君德、士節操等多方面制約的。所謂中國封建專制主義時代其實從來都沒有,只有皇朝末年的腐敗政治和短命皇朝的暴虐政治做為改朝換代過渡時期的歷史安排。

從春秋晚期到西漢中期,儒家師生在民間積極入世,入仕努力極為活躍。孔子的「君子儒」教誨,通過《論語》問答筆記傳為經典,再由《孟子》演義、《荀子》演禮、《春秋繁露》演天道和三綱五常,由儒學而儒教,四百年團隊辛勞的就業努力,終於創出兩千年顯貴的儒官職業,完成了天造地成的人文大製作。

看中國首發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捐助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