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專欄】孔子是聖人嗎?

作者:唐子 發表:2007-07-19 21: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從老子到孔子,猶如從青藏高原到雲(貴)黃(土)高原。世界關於中國古代思想的研究,長期以來都把老子到孔子顛倒了位置。可無論怎樣,關於孔子的研究,跟關於老子的研究,都還是有一個高度。但到了被評為2007年國寨「第一美女」的於丹教授的筆下,孔子就被擺放成江河下游、沿海之濱的低燒老頭。

說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是西方哲人按照其古代倫理哲學家的模型「套解」出來的,在「五四」新文化之後中華民國西化過程中,由喝洋墨水掙到碩士、博士文憑的西裝中國人,硬塞到長袍中國人頭腦中的。然而,無論春秋戰國亂世時期,還是漢唐明清治世時代,中國人都沒有用哲學這種「西洋鏡」看過孔子。孔子因儒學成為國學而被儒生和君王抬成聖人。「至聖」、「文宣王」、「天縱之聖」等是轎子,並非孔子本人。但兩腳下地,孔子依然是仁人禮士和千古賢師。

關於孔子的生平和歷史事跡的知識,在《史記·孔子世家》、網路《維基百科·孔子》和《百度百科·孔子》裡,都能順當地查到,不是我要側重或詳盡介紹的。我企望做到的不過是,陪伴我的學生和讀者,看到孔子人生中蘊藏的歷史智慧。孔子並非由沒落貴族和孤苦幼年在魯國文化舞台上成就的尼父那樣簡單。

大約在悉達多太子悲嘆「蟲子被摔得打滾,又被鳥兒啄死銜去」的命運而陷入對人生意義的沉思之際,孔子出生了。公元前551,頭似山丘的孔子,出生在一個遷居魯國的宋王后裔,更早些說是商朝王族的後裔。據史記記載,孔子是72歲的孔紇與19歲的顏征在「野合(不合禮儀)而生」。相傳,顏征在受孕前曾夢見山神說:此子「繼衰周而素王」;生孔子前,麒麟進孔家,雙龍護孔院。孔子三歲時喪父,母親顏征在守寡移居曲阜將其養大。孔子年少時從眾幹過很多「鄙事」(粗活),卻於學前做遊戲——「俎豆禮容」,眾兒童仿效他,學會揖讓有禮。孔子生而會禮,卻依然進太廟問禮,向老子問禮,見王公再三禮讓,唸唸不忘行仁道——克己復禮,因知禮講禮而聞名國內外,成為貴族的老師。

如果說孔子僅僅知禮講禮地做復興西周封建之禮的努力,那他也不過是一位亂世時期不識時務的守舊周公而已。事實上孔子復禮,在教化上帶進了新的元素,那就是「仁」。 據楊伯峻《論語譯注》統計,在《論語》中,孔子講「仁」的地方共109次,講「禮」的地方共75次。由此可知,孔子確實是孔子而非周公。周公制禮,側重考慮的是等級秩序(類似近現代社會的官職、工薪等級),身份高而禮遇高,一切按禮規辦事,不得相爭,以免上下、尊卑錯位而亂了秩序。不幸春秋時期,鬥力失禮的事屢屢發生,政治上為君權子害父、弟殺兄的僭主政治不斷發生。何以制殺止僭而復禮?孔子終身致力於仁心教誨:分細微的愛——孝、慈、嚴、恭、悌、威、順——給父母、子女、兄弟、夫妻等。孔子具體怎樣落實「仁愛」於其家庭、社會關係之中,我們知道得並不詳細。據歷史記載,孔子孝母居喪三年,教子過庭詩禮,誨人(生)不倦且和氣,仁愛呈立體情狀。

依道家「無為」、「無私」的道法標準,依佛教「慈悲」、「普度」的佛法標準,孔子是不夠聖人標準的。關於這一點,孔子最知道,所以他從沒自稱聖人。但依據孔子思想言行和歷史足跡,我們尊孔子為仁人禮士是恰當而不失禮的。

觀老子,看釋佛,思孔子,可看出孔子的天賦使命是:仁文禮教於中華黃土地。於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和羅馬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碩果獨存於世間,是上天很細緻的安排:老子傳聖人道,為皇朝兩千年政治和修道文化搭臺;釋迦牟尼度出家佛,於東方民眾兩千五百年心靈慈善奠基;孔子講君子儒,寫儒士仁心演禮的戲本並第一個出場。孔子非聖人,卻因仁人禮士之德被尊為「聖人」。

孔子是中華第一仁人禮士——大賢人,還是中華第一千古賢師——大先師。30而立之年,孔子開始為人師。不幾年名聲在外,魯國大夫孟孫家兩位公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奉父命,上門拜孔子為師。此後孔子學生越收越多,他有教無類,除了習俗限制的女人和奴婢,從庶人到大夫他都施教。到晚年,孔子弟子達3000,賢人72。孔子34歲那年,和南宮敬叔乘車去東周王宮訪禮一月,專程問禮老子。孔子與老子會見交談,有沒有一個月,都交談了什麼,老子是不是把他的聖人道都講給孔子聽了,我們不得而知。我們所知道的是孔子最後告別老子,久久不語,後對南宮敬叔說:鳥、魚、獸,我知它能飛、游、走,我可以箭射、絲釣、網捕,可龍乘風雲上天,我就不能把握了。老子的思想如神龍啊!儘管敬仰,孔子並沒選擇入老子師門修道,而依然引領著儒生知禮守禮、仁心復禮。
也許歷史就是這樣安排的:老子傳修道文化歸隱崑崙,居高原俯視中原由亂而治和皇朝仁政的週而復始;孔子入世間或從政或施教,從政坎坷而施教有成,終成長期待業的「禮部部長」和「君王賢師」。仁禮小道春秋播種,西漢收穫。

據《史記》載,齊景公曾專程來魯國向孔子請教政事,後來還在齊國隆重接待過孔子,並欲封田地給他受到晏子勸阻。看來齊國用孔子,對晏子就是威脅。其實孔子的禮教德治不僅對齊國越來越失禮的士大夫有威脅,而且對當時所有諸侯國的君主和大夫都可聽不可用。孔子50歲之際,走過幾年官運——從中都宰到司空再到大司寇行攝相事。52歲那年,齊、魯兩國相會於夾谷,齊景公因為不知禮,孔子迫使其撤走樂舞和處罰樂人,取得外交勝利,收回曾被齊國侵佔的田地。孔子行相事第七天,誅殺亂政大夫少正卯。孔子還成功地依周禮將魯國三大夫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城邑的高出部分拆除。以禮治國,魯國國勢有起色。齊國向魯贈送女樂和馬匹,魯公迷樂怠政失禮,孔子辭官率弟子們周遊列國。

之後,孔儒一行人顛沛流離於衛、曹、宋、鄭、陳、蔡等國14年,均未獲重用。衛國有官員說:天下無道很久了,上天讓孔子來教化臣民。衛國君主喜歡美女勝過喜歡美德,重視軍事超過重視禮教,孔子沒戲。路過宋國,孔子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司馬桓魋先派人砍掉大樹,還欲害孔子。孔子不逃,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桓魋還真沒追來。年近七十歲時,孔子被迎回魯國尊為國老,卻未再委以重任。此後孔子專心文化教育。73歲那年,孔子逝世。

孔子死有所值。一直不用他的魯哀公尊他為「尼父」。眾門生均把他當父親看待,為他守孝三年。看似輕浮的子貢更為他守了六年。「知其不可而為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仁心)克己復禮」等思想,文化成儒家特有的、中庸的「文士道」精神:做知書達禮(學仁守禮)的好人,營造相親相愛的和睦家庭,放大和睦之家為中國和周邊各國直到天下。這種基於「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君子品德之上的文士,精神上比刀劍闖天下的俠客、武士更抗打擊。一千多年後日本的武士道,實際上內核還是中國春秋奠基的文士道,力量在心不在劍。由孔子開始的儒生團隊求職傳統就這樣一直傳了下來,到西漢終於被選擇了家人社會(淘汰了個人社會)的皇帝一攬子接受:學儒優者仕,大儒乃帝師。

於是溫文爾雅、一團和氣、人情俱在的孔「長人」,由於儒家的存在,由於學生的尊崇,得到古代帝王不斷給予的封謚:褒成宣尼公、文聖尼父、先師尼父、先聖、文宣王、玄聖文宣王、至聖文宣王、大成至聖文宣王、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成至聖先師……老子、釋迦之類聖人「情順萬物而無情」,有大德卻不在德的評價中,曾是人卻不在人的論說中,實際上是不可以情「玷污」的神。但中國家人社會中的聖人須有情,以情來親密接觸,是有血有肉、可評可論的人:是非凡的父親、老師、王公。中國人看孔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中國人就這樣看聖人去神性,看聖賢二合一。中國聖人就這樣由青藏高原下移到黃土高坡。

結語:孔子非聖人,卻也是宇宙歷史特別安排的中華第一仁人禮士和千古賢師。稱中華第一仁人禮士為聖人,是中國人降低聖人標準的開始。一路走到今天,性情中人再降低「仁禮」標準,受中共自詡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文化影響,很容易自稱「我就是聖人,聖人就是我」,這是儒家文化被中共傷殘的病症。

看中國首發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捐助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