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7-10 23:53:27作者:
據香港《明報》今日獨家報導披露,中國大陸最近經濟出現豬肉加價、水源污染、樓價暴漲及出口產品被外國抵制等4大問題,官場對中共總理溫家寶管治國務院不滿之聲高漲,為此溫甚憂慮。該報引述北京消息稱,6日溫家寶召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陳德銘等官員商討對策。報導亦稱,官場有人借物價上漲趨勢難遏等問題而對溫家寶發力。
該報評論指,大陸官場上一批中央和地方官員因種種利益而對溫家寶心存不滿,有意借國際傳媒放風。在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這些官員還是會利用此類政治耳語,繼續對溫家寶施加壓力,挑戰胡溫權威。
該報引述大陸消息稱,目前官場對國務院不滿的聲音日益高漲,認為其對壓抑樓價、治理污染辦法不多,措施不力,導致宏觀調控失靈、物價上漲、股市大幅震盪及產品出口四面受敵等連串問題。此外,還有人認為對外作出2006至2010年期間減少排放廢氣20%的承諾,欠缺論證。
報導指,這些不滿聲音引起中南海高層的關注,也是溫家寶對近期經濟形勢憂慮的主要原因。雖然近期當局或會有更嚴厲的環保政策出臺,遏制污染惡化的趨勢。但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問題,經濟學界都束手無策,認為政策選擇十分有限,因為當局已錯過了去年第4季的最佳出手時機。
報導說,此前曾有媒體報導,溫家寶將在明年任期屆滿時告老還鄉。中共外交部隨即否認,並指摘相關傳媒的報導不負責任。然而對溫家寶的種種不利傳言並未減少,如今又借物價上漲趨勢難遏而發力。
報導指出,在大陸官場上,確有一批中央和地方官員因種種利益而對溫家寶心存不滿,有意借國際傳媒放風。在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這些官員還是會利用此類政治耳語,繼續對溫家寶施加壓力,挑戰胡溫體制權威。報導還指,以胡錦濤的政治經驗和技巧,完全可以應對這種挑戰。
報導說,實際上國家發改委官員已開始為物價上漲的趨勢作出有利於溫家寶的解讀,強調目前物價上漲,既有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亦有國內的成本推動。中國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經濟結構不合理,CPI的參考價值可能失靈,不能過分依據CPI判斷通脹。而按照目前中國10%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3%左右的CPI也並非不合理。
該報評論指,大陸官場上一批中央和地方官員因種種利益而對溫家寶心存不滿,有意借國際傳媒放風。在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這些官員還是會利用此類政治耳語,繼續對溫家寶施加壓力,挑戰胡溫權威。
該報引述大陸消息稱,目前官場對國務院不滿的聲音日益高漲,認為其對壓抑樓價、治理污染辦法不多,措施不力,導致宏觀調控失靈、物價上漲、股市大幅震盪及產品出口四面受敵等連串問題。此外,還有人認為對外作出2006至2010年期間減少排放廢氣20%的承諾,欠缺論證。
報導指,這些不滿聲音引起中南海高層的關注,也是溫家寶對近期經濟形勢憂慮的主要原因。雖然近期當局或會有更嚴厲的環保政策出臺,遏制污染惡化的趨勢。但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問題,經濟學界都束手無策,認為政策選擇十分有限,因為當局已錯過了去年第4季的最佳出手時機。
報導說,此前曾有媒體報導,溫家寶將在明年任期屆滿時告老還鄉。中共外交部隨即否認,並指摘相關傳媒的報導不負責任。然而對溫家寶的種種不利傳言並未減少,如今又借物價上漲趨勢難遏而發力。
報導指出,在大陸官場上,確有一批中央和地方官員因種種利益而對溫家寶心存不滿,有意借國際傳媒放風。在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這些官員還是會利用此類政治耳語,繼續對溫家寶施加壓力,挑戰胡溫體制權威。報導還指,以胡錦濤的政治經驗和技巧,完全可以應對這種挑戰。
報導說,實際上國家發改委官員已開始為物價上漲的趨勢作出有利於溫家寶的解讀,強調目前物價上漲,既有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亦有國內的成本推動。中國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經濟結構不合理,CPI的參考價值可能失靈,不能過分依據CPI判斷通脹。而按照目前中國10%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3%左右的CPI也並非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