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從二十四節氣的字面含義來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漸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署、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署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