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07 01:45:36作者:季 平
六四天安門血案屆滿18週年,北京當局仍然不願正面面對這樁歷史公案,受害者及家屬則是持續努力,希望為「六四」取得應有的歷史評價。這個華人心中永遠的傷痛、中共政權最大的心病,何時才能獲得公正的了結,嚴厲考驗著北京當局的智慧。
◎ 要求對話 為六四解禁
1989年6月4日凌晨,北京街頭出現不尋常的槍聲,大陸社會驟然變調,大陸人民期盼政府推行政治改革的希望破滅了,無數家庭的天倫溫馨破碎了。對遇難人士的家屬來說,那是失去至親摯愛、痛斷肝腸的日子;對全體華人而言,中共當局下令軍隊,向手無寸鐵、和平表達政治訴求的民眾開槍,則是難堪的歷史恥辱。
天安門血案發生後,北京當局全力掩蓋事情真相,也禁止死難者家屬公開悼念親人。為了揭開六四真相,一群死難者家屬形成了天安門母親群體,希望以理性和平的態度,透過法律方式,爭取重新評價六四血案。
天安門母親群體代表張先玲指出,18年來,天安門母親積極尋訪死難者和傷殘者,蒐集相關資料,提供外界深入瞭解六四問題;並且從1995年起,每年發表公開信,要求當局和天安門母親群體對話,公開、公正地解決六四問題。
今年6月3日晚間,天安門母親之一的丁子霖,成功地前往小兒子蔣捷連在天安門遇難的地點祭拜,完成等待了18年的心願。張先玲認為,丁子霖能夠祭拜成功,是天安門母親群體18年來努力的結果。張先玲又說,天安門母親群體今年舉行一場規模較大的座談會,就未來努力的方向達成共識:『就是要在和平、理性、法治的道路上,來解決六四的問題,推進中國的法治化;然後,就是要提出平等對話,還有一個就是循序漸進,我們並不想一朝一夕來達到我們的三項訴求,但是,我們希望開始,能夠快點開始,一點一點的解決(問題)。』
◎ 莫忘六四 追求真相
事隔18年,「六四」在中國大陸仍是重大政治禁忌,媒體不能報導,民眾不能公開談論,學校教科書也沒有記述,當局全力封鎖和天安門血案有關的一切訊息。
張先玲表示,中共當局為了逃避罪責,極力淡化六四,希望大家淡忘六四;但天安門母親群體不會放棄為六四受害者討回公道的目標。張先玲說:『我們的任務就是不能讓大家淡忘,必須有歷史的真相出來,這樣才能分清是非,這樣才能夠促進他們把重新評價六四提到日程上來。我相信,在中共內部,也有一些明白人、也有一些健康力量,他們還是能夠知道,中國現在要走民主法治道路的話,六四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台階,必須要早點來把這個事情解決,我覺得,越早解決越好。』
◎ 走出悲痛 依法和平抗爭
天安門母親群體的成員,原先都是在六四屠殺中痛失丈夫、兒子或兄弟的女性,後來陸續有男性加入,今天的天安門母親群體已經成為六四受害者家屬的代名詞,理念也從小我延伸向大我。
張先玲表示,經過18年的尋訪、抗爭等努力,天安門母親已經走出悲痛,現在心中充滿了正義:『天安門母親群體已經18歲了,也已經比較成熟了,我們的群體已經不是在悲悲切切的光是悼念自己的親人了,更多的是,覺得這個悲劇不是我們個人的悲劇,是國家的悲劇、是民族的悲劇、是制度造成的悲劇,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把悲哀埋在心裏,心中就是有了正義了,就為了正義,我們要說出真相、拒絕遺忘、呼喚良知、尋求正義,然後能夠在法治的道路上,來解決六四的問題,以推進中國向民主法治的社會前進。』
對於天安門母親群體多年來的堅持,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丹十分肯定和敬佩:『其實天安門母親群體是八九年以後始終堅持與當局對抗,抗拒那種對六四的淡化、抗拒極權的迫害,做得最令人敬佩的一個群體,她們從做一個母親的身份出發,從人情與人性的角度,其實可以更精闢的展示民主的真義,也得到全世界廣泛的同情和支持。所以,天安門母親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說中國的民主力量應該得到一次諾貝爾和平獎的話,天安門母親群體是最有資格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因為,她們代表的,正是用和平理性的精神來推展民主;我個人當然對她們不僅僅是敬佩,而且也始終是能夠盡量地作出我自己能夠作的貢獻。』
◎ 擔心政權不穩 北京拒絕平反
北京當局持續迴避六四問題,更遑論重新評價六四血案,向受害者以及家屬道歉和賠償。中共政權究竟在顧忌什麼?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系教授林培瑞( Perry Link)指出,中國政府不願意重新評價六四,和它政權的穩定有關,如果為六四翻案,那就是承認當年的作法不對,將會影響到政權的合法性。林培瑞說:『因為,它不是個民主制度,它的合法性不是根據選舉,它的合法性是,以它自己的說法是,根據它所謂正確的概念,「我們正確,我們領導中國人民是正確的領導」,正確一搖動的話,那它整個的合法性就沒有了,這跟一個民主的制度是不同的。民主的制度裡頭有一個領導他是會犯錯誤,我某某決定是不對的,別人要求我承認,哪怕我承認的話,都可以;但是,這並不影響基本的制度的合法性。不過,中國的不是,中國的情況是會影響整個的合法性。』
◎ 屠殺人民罪證確鑿 歷史真相終將大白
根據當前情勢,重新評價六四血案的主控權,掌握在北京當局手中,要為六四血案贏回應有的歷史定位,顯然還有賴相關各方持續不懈的努力。
林培瑞表示,對中共最高領導人而言,「六四」仍是敏感而且關鍵的問題,受害者及家屬如果不斷地向北京中央寫信,將會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有力量的一個辦法:『像丁子霖這種運動、受害的家屬,當然他不能用暴力,這根本不能想用任何暴力,因為,他雖然弱小在這方面,但是在道德上,它的力量是相當大的,而那些最高領導心底也知道,他們也知道那些道德的力量是很強的,所以,我覺得,他們盡量提出來,不管是在國內、在國外提出來,還是有它的作用的。』
王丹則是認為,中共當年屠殺人民是鐵證如山的罪行,北京當局不可能永遠掩蓋真相,隨著中國公民社會的日漸茁壯,民心的力量終將迫使當局面對事實。王丹說:『本來是一個愛國學生民主運動,卻被血腥鎮壓,事實確鑿,很難去為自己做掩飾的,當局現在僅僅是憑著執掌國家政權,用暴力和謊言的方式,試圖去壓制這個事實,但是,這樣的事實是不可能永遠壓制住的,當局自己恐怕心裏也有數,所以,我想,這樣的一個基本的事實的存在,本身對中共就是一個極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早晚會使得它不能不去面對這些問題;第二個壓力就是,中國社會也在發生變化,中國的公民社會在不斷地成長,當中國公民社會成熟壯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一定會把像六四問題等等這樣的一些政治領域的一些問題提出來,要求當局去面對,這個壓力恐怕也是不容小覷的。』
◎ 公正評價六四 和諧社會前提
中國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上臺後,強調要建構和諧社會,但六四問題懸而未決,胡溫政權面臨嚴厲考驗。
被中共指控為「八九民運幕後黑手」之一、目前流亡海外的中國大陸資深民運人士王軍濤表示,中國共產黨過去曾經為1975年的第一次天安門事件、以及地富反壞右平反,但八九民運的訴求和過去的情形不同,他認為,六四問題不容易解決。王軍濤說:『1989年的民主運動是有訴求的,它的政治遺囑也非常明確,就是要進行政治改革,所以,中國領導人實際上在這點上很清楚,要不就不動1989年這件事情,如果它要想動六四這個事情,它就必須要改革自己的政治體制;從我的角度看的話,如果中國領導人真的有這樣的一種政治智慧和這樣一種政治上的願望,想在中國建立和諧社會的話,那麼,他不把1989年遺留的政治問題解決好,他是不可能建設一個和諧社會的;1989年的這個事情只要在那個地方,它的受害的這個傷口在繼續流血,那些受害者如果再繼續為它付出代價的話,那麼,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在那個地方,中國沒有和諧。』
胡錦濤、溫家寶接掌政權之初,外界對胡溫新政有相當程度的期待,但這股熱度後來逐漸冷卻;胡溫政權能否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一頁篇章,目前還言之過早;但是,胡溫如果能夠在任內將六四真相大白於天下,為八九民運作出公正結論,那必然是向歷史的最好交代。
◎ 要求對話 為六四解禁
1989年6月4日凌晨,北京街頭出現不尋常的槍聲,大陸社會驟然變調,大陸人民期盼政府推行政治改革的希望破滅了,無數家庭的天倫溫馨破碎了。對遇難人士的家屬來說,那是失去至親摯愛、痛斷肝腸的日子;對全體華人而言,中共當局下令軍隊,向手無寸鐵、和平表達政治訴求的民眾開槍,則是難堪的歷史恥辱。
天安門血案發生後,北京當局全力掩蓋事情真相,也禁止死難者家屬公開悼念親人。為了揭開六四真相,一群死難者家屬形成了天安門母親群體,希望以理性和平的態度,透過法律方式,爭取重新評價六四血案。
天安門母親群體代表張先玲指出,18年來,天安門母親積極尋訪死難者和傷殘者,蒐集相關資料,提供外界深入瞭解六四問題;並且從1995年起,每年發表公開信,要求當局和天安門母親群體對話,公開、公正地解決六四問題。
今年6月3日晚間,天安門母親之一的丁子霖,成功地前往小兒子蔣捷連在天安門遇難的地點祭拜,完成等待了18年的心願。張先玲認為,丁子霖能夠祭拜成功,是天安門母親群體18年來努力的結果。張先玲又說,天安門母親群體今年舉行一場規模較大的座談會,就未來努力的方向達成共識:『就是要在和平、理性、法治的道路上,來解決六四的問題,推進中國的法治化;然後,就是要提出平等對話,還有一個就是循序漸進,我們並不想一朝一夕來達到我們的三項訴求,但是,我們希望開始,能夠快點開始,一點一點的解決(問題)。』
◎ 莫忘六四 追求真相
事隔18年,「六四」在中國大陸仍是重大政治禁忌,媒體不能報導,民眾不能公開談論,學校教科書也沒有記述,當局全力封鎖和天安門血案有關的一切訊息。
張先玲表示,中共當局為了逃避罪責,極力淡化六四,希望大家淡忘六四;但天安門母親群體不會放棄為六四受害者討回公道的目標。張先玲說:『我們的任務就是不能讓大家淡忘,必須有歷史的真相出來,這樣才能分清是非,這樣才能夠促進他們把重新評價六四提到日程上來。我相信,在中共內部,也有一些明白人、也有一些健康力量,他們還是能夠知道,中國現在要走民主法治道路的話,六四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台階,必須要早點來把這個事情解決,我覺得,越早解決越好。』
◎ 走出悲痛 依法和平抗爭
天安門母親群體的成員,原先都是在六四屠殺中痛失丈夫、兒子或兄弟的女性,後來陸續有男性加入,今天的天安門母親群體已經成為六四受害者家屬的代名詞,理念也從小我延伸向大我。
張先玲表示,經過18年的尋訪、抗爭等努力,天安門母親已經走出悲痛,現在心中充滿了正義:『天安門母親群體已經18歲了,也已經比較成熟了,我們的群體已經不是在悲悲切切的光是悼念自己的親人了,更多的是,覺得這個悲劇不是我們個人的悲劇,是國家的悲劇、是民族的悲劇、是制度造成的悲劇,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把悲哀埋在心裏,心中就是有了正義了,就為了正義,我們要說出真相、拒絕遺忘、呼喚良知、尋求正義,然後能夠在法治的道路上,來解決六四的問題,以推進中國向民主法治的社會前進。』
對於天安門母親群體多年來的堅持,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丹十分肯定和敬佩:『其實天安門母親群體是八九年以後始終堅持與當局對抗,抗拒那種對六四的淡化、抗拒極權的迫害,做得最令人敬佩的一個群體,她們從做一個母親的身份出發,從人情與人性的角度,其實可以更精闢的展示民主的真義,也得到全世界廣泛的同情和支持。所以,天安門母親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說中國的民主力量應該得到一次諾貝爾和平獎的話,天安門母親群體是最有資格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因為,她們代表的,正是用和平理性的精神來推展民主;我個人當然對她們不僅僅是敬佩,而且也始終是能夠盡量地作出我自己能夠作的貢獻。』
◎ 擔心政權不穩 北京拒絕平反
北京當局持續迴避六四問題,更遑論重新評價六四血案,向受害者以及家屬道歉和賠償。中共政權究竟在顧忌什麼?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系教授林培瑞( Perry Link)指出,中國政府不願意重新評價六四,和它政權的穩定有關,如果為六四翻案,那就是承認當年的作法不對,將會影響到政權的合法性。林培瑞說:『因為,它不是個民主制度,它的合法性不是根據選舉,它的合法性是,以它自己的說法是,根據它所謂正確的概念,「我們正確,我們領導中國人民是正確的領導」,正確一搖動的話,那它整個的合法性就沒有了,這跟一個民主的制度是不同的。民主的制度裡頭有一個領導他是會犯錯誤,我某某決定是不對的,別人要求我承認,哪怕我承認的話,都可以;但是,這並不影響基本的制度的合法性。不過,中國的不是,中國的情況是會影響整個的合法性。』
◎ 屠殺人民罪證確鑿 歷史真相終將大白
根據當前情勢,重新評價六四血案的主控權,掌握在北京當局手中,要為六四血案贏回應有的歷史定位,顯然還有賴相關各方持續不懈的努力。
林培瑞表示,對中共最高領導人而言,「六四」仍是敏感而且關鍵的問題,受害者及家屬如果不斷地向北京中央寫信,將會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有力量的一個辦法:『像丁子霖這種運動、受害的家屬,當然他不能用暴力,這根本不能想用任何暴力,因為,他雖然弱小在這方面,但是在道德上,它的力量是相當大的,而那些最高領導心底也知道,他們也知道那些道德的力量是很強的,所以,我覺得,他們盡量提出來,不管是在國內、在國外提出來,還是有它的作用的。』
王丹則是認為,中共當年屠殺人民是鐵證如山的罪行,北京當局不可能永遠掩蓋真相,隨著中國公民社會的日漸茁壯,民心的力量終將迫使當局面對事實。王丹說:『本來是一個愛國學生民主運動,卻被血腥鎮壓,事實確鑿,很難去為自己做掩飾的,當局現在僅僅是憑著執掌國家政權,用暴力和謊言的方式,試圖去壓制這個事實,但是,這樣的事實是不可能永遠壓制住的,當局自己恐怕心裏也有數,所以,我想,這樣的一個基本的事實的存在,本身對中共就是一個極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早晚會使得它不能不去面對這些問題;第二個壓力就是,中國社會也在發生變化,中國的公民社會在不斷地成長,當中國公民社會成熟壯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一定會把像六四問題等等這樣的一些政治領域的一些問題提出來,要求當局去面對,這個壓力恐怕也是不容小覷的。』
◎ 公正評價六四 和諧社會前提
中國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上臺後,強調要建構和諧社會,但六四問題懸而未決,胡溫政權面臨嚴厲考驗。
被中共指控為「八九民運幕後黑手」之一、目前流亡海外的中國大陸資深民運人士王軍濤表示,中國共產黨過去曾經為1975年的第一次天安門事件、以及地富反壞右平反,但八九民運的訴求和過去的情形不同,他認為,六四問題不容易解決。王軍濤說:『1989年的民主運動是有訴求的,它的政治遺囑也非常明確,就是要進行政治改革,所以,中國領導人實際上在這點上很清楚,要不就不動1989年這件事情,如果它要想動六四這個事情,它就必須要改革自己的政治體制;從我的角度看的話,如果中國領導人真的有這樣的一種政治智慧和這樣一種政治上的願望,想在中國建立和諧社會的話,那麼,他不把1989年遺留的政治問題解決好,他是不可能建設一個和諧社會的;1989年的這個事情只要在那個地方,它的受害的這個傷口在繼續流血,那些受害者如果再繼續為它付出代價的話,那麼,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在那個地方,中國沒有和諧。』
胡錦濤、溫家寶接掌政權之初,外界對胡溫新政有相當程度的期待,但這股熱度後來逐漸冷卻;胡溫政權能否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一頁篇章,目前還言之過早;但是,胡溫如果能夠在任內將六四真相大白於天下,為八九民運作出公正結論,那必然是向歷史的最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