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日前表示,人民幣升值使中國軍費開支超過英國、日本,名列全球第2;此外,中國軍費從1989年開始大幅上升,至今已增長7.4倍。
據信息中心指出,中國今年軍費開支為3,509億人民幣,按日前7.6467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折算,中國軍費達459億美元,成為全球第2位。但若將未列入軍費計畫中的武警經費(約1,000億人民幣)、國防工業和軍事科研等支出,今年中國軍費實際已達1,500億美元。
另據信息中心指出,中國軍費成長已引起全世界擔憂,以日本來說,1994年的軍費是459億美元,至2007年仍是440億美元,然而中國近幾年的軍費卻有高速增長。
中國MP3合格率不到4成
據中國公布的一項電子資訊產品抽查結果顯示,MP3的抽樣合格率僅為34.4%,抽查不合格的MP3中,知名品牌清華紫光、清華同方各有一款產品不合格。
中國資訊產業部6月4日公布「2006年電子資訊產品行業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通告」,這次抽查了中國128家企業生產的128種的MP3播放器、印製電路板、變頻變壓電源等叁項(類)產品。
在MP3播放器產品中,總計抽查了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安徽、四川6個省、直轄市的32家生產企業的32種產品,其中拒檢企業一家,這些企業約佔中國同類產品生產企業約60%。
連創新高 人民幣匯率突破7.64關口
中國股市漲,房價漲,人民幣匯率也接連創新高。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6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突破7.64關口,以7.6398再創匯改以來新高。按照匯改時8.11的匯率計算,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超過6.15%。
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6月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6398元。這是進入200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第38次創出匯改以來新高。
專家分析指出,八國集團(G8)會議即將在德國海利根達姆(Heiligendamm)召開,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受到國際關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匯率的升高。
IMF:中國限制貨幣彈性傷害亞洲
國際貨幣基金(IMF)亞太部主任柏頓6月5日表示,中國限制貨幣彈性阻礙了亞洲國家強化他們的貨幣,並助長其外匯存底的擴張,進而妨礙區域成長。
柏頓說,中國必須容許國內有更大的匯率彈性,以遏止快速的信貸成長與過度投資。他指出,人民幣的缺乏彈性,使得其他國家在放寬匯率上更加困難,對區域內其他國家造成約束,同時也反映在這些國家的外匯存底持續大幅擴增。
柏頓表示,中國目前高度仰賴淨出口,作為帶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但持續限制貨幣彈性將會付出昂貴代價,也會為未來貨幣管控製造困難。
美財長:中國應加速開放反制保護主義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6月5日表示,中國應加快市場開放與匯率改革步伐,才能有助反制美國興起的「保護主義聲浪」。
鮑爾森在華府演講中,強調北京的匯率與經濟改革行動過於緩慢,諸如:北京刻意低估人民幣匯率,好以低廉價格對美國出口產品,造成美中貿易赤字擴大至2,325億美元。
鮑爾森指稱,中國必須加快改革步伐。他認為目前中國雖然在匯改方面已採取一些措施,但並不能完全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北京應採取更多措施改革部分仍由國家掌控的經濟,如:改採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機制,是解決美中貿易失衡問題的必要措施之一。
調高印花稅 滬深股市4天損失3500億美元
中國政府在5月29日宣布將股票交易印花稅調高叁倍,由0.1%調高到0.3%,該舉措導致滬深股市大幅下跌,滬深300指數在隨後4天內裡損失16%的市值、相當於3,500億美元。
中國股市從今年初以來交易量放大,這不僅由於年輕一代投資者對股市的過份樂觀,也由於大量政府機構和公司將暫時盈餘的錢投入股市。有專家指,增加印花稅的目的是打擊股市中的投機行為,但股市中的錢多數來源於公司企業,實施增加印花稅的政策等於吸收企業的錢,用於政府財政,因此即使股票交易量減半,政府獲得的稅收增加額也是巨大的。
中國政府為了安撫股民,中國叁大國有財經報紙紛紛在6月4日發表頭版社論、表示調高股票交易印花稅不會改變股市中長期的良好前景。不過很顯然,這些社論並沒有起作用。
對此,一些外資券商分析師建議,中國政府應適度推出新措施、提升市場情緒、避免散戶恐慌性拋售導致股市硬著陸。
印度又新建24個經濟特區
印度的低利率推動了製造業發展。印度政府新批准了24個經濟特區,使該國的經濟特區數量在2年內達到了111個。
這次在24個經濟特區獲得批准的同時,也有13個申請被否決,還有9個政府原則上同意,但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審議。
在這批新批准的項目中,信誠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將在新德里附近建設一個佔地440公頃的開發項目,同時該公司還將在德裡-孟買走廊上的雷瓦斯建設一個擁有200列高速貨運火車的中轉貨場,把經濟特區、港口和工業區連接起來。
印度工業巨頭Tata和著名IT企業Wipro都有特區項目獲得批准。
歐盟實施化學品新規定 中國企業面臨衝擊
歐洲聯盟新化學品政策(REACH)6月1日正式實施,據中國專家保守估計,中國企業每年為REACH負擔的成本約5億至10億美元。
REACH法規實施後將取代歐盟現行40多項有關化學品的法規,對歐盟市場上和進入歐盟市場的所有化學品強制要求登記、評估和許可,並實施安全監控。
有中國專家表示,法規將涉及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影響中歐間超過9成的貿易額,中歐化工品進出口總額將下降10%,中國化工生產總值將下降0.4%,並可能導致20萬化工及相關從業人員失業。
據統計,中國與歐盟在化學品領域的雙邊貿易額每年超過230億美元。
比國媒體:食品醜聞可能重創中國經濟
儘管近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但比利時著名媒體「大晚報」派駐北京特派員布朋日前撰文指出,多年來中國食品在全球各地發生的醜聞與衍生的問題,很可能重創中國經濟。
今年3月以來,美國發生大規模寵物中毒死亡事件,肇因為從中國進口的寵物食材含有緻命的叁聚氰胺,加上日前中國出口的黑心牙膏中被驗出使用一種有毒化學物質二甘醇,引發各界再次質疑中國出口的食(產)品。
布朋撰文指出,多年來,中國的黑心商品已隨著貿易活動而氾濫全球,並相繼在世界各地發生醜聞,而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卻一再否認,致使這些問題仍然存在且無法解決。
布朋認為中國長期不尊重且不遵守國際間流通產品的規範標準,並拒絕與外國調查員合作,並採取如掩蓋SARS、愛滋病、禽流感的一貫遮掩手法,充分顯示出北京政府沒有能力處理相關事務,也無心建立透明的審檢制度。
布朋認為,中國目前正遭遇空前的食品危機;這項危機不但與政治與衛生議題有關,而且還可能重創中國經濟。
匯豐出資1億美元資助氣候問題研究
國際金融機構匯豐銀行集團日前宣布將斥資1億美元,與氣候組織、守望地球組織、史密森尼熱帶研究中心及世界自然基金會等4個環保組織合作,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起因以及影響,協助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匯豐銀行與4個環保組織組成的「綠色團隊」合作計畫為期5年,有關環保組織將實地考察如何保護世界上主要河流及流域,以及城市可以如何應付環境變化的挑戰。獲得1700萬美元資助的氣候組織表示,他們將會把款項用於幫助香港、上海、孟買、紐約和倫敦等5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改善環境。
匯豐銀行此前也剛剛完成一項投資1億美元的環保項目,據公司透露,這項同樣為期5年項目成功挽救了1.2萬個瀕危植物品種。
歐盟報告:中國是最大仿冒國
歐洲聯盟執委會5月31日發布去年歐盟海關查獲仿冒品報告顯示,中國仍然是被查獲仿冒品的最大來源國。
根據報告,去年歐盟海關查獲來自非歐盟國家的仿冒品及侵權非法產品的數目,已較前年大幅上升300%,並從2005年的7,500萬件,大幅增加到去年的2億5,000萬件。
歐盟執委會指出,在去年歐盟海關查獲的仿冒品總件數中,約有80%被查獲的仿冒品是來自中國,是最大仿冒國。
而印度、中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依序是歐盟海關查獲假藥的最主要來源國;土耳其與馬來西亞則分居被歐盟海關查獲食品及電子設備仿冒品的最大來源國。
美、歐、日央行:中國有經濟過熱風險
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央行行長日前分別警告說,中國大陸經濟有過熱的風險,將會增加其他國家出現通貨膨脹的壓力。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伯南剋日前透過視訊會議,在南非一個貨幣政策會議上發言指出,中共加快推動人民幣匯率增加彈性,符合中國的利益。但是針對經濟過熱,中共也需要讓貨幣政策更具彈性。
與會的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也呼籲中共, 讓人民幣升值,他認為這樣對中國和全球經濟都有好處。
日本央行行長福井俊彥說,需要小心中國經濟過熱的風險,也不能夠排除中國經濟通脹的風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