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05 23:05:10作者:
猶太女孩璐卡-拉西科被稱作「波蘭的安妮-弗蘭克」,60年前她用手中的筆生動的描述了被趕進奧斯維辛集中營前的經歷,那一年她只有14歲。6月4日,她的日記在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首度公開。
1943年,就在被帶到奧斯維辛之前,璐卡寫道:「圈著我們的繩子變得越來越緊。我成了一隻等死的小動物。」幾個月後,璐卡死了,她的日記也銷聲匿跡。但就在去年,保存這本寶貴日記的波蘭朋友將它貢獻了出來。
「璐卡的筆記本」既是一本日記本,記錄了發生在波蘭貝德津的大屠殺的恐怖景象,也是一本剪貼本,反映了一個少年在特殊時期的生活歷程。其中有天真的少年童趣,有擔憂,有初戀,也有對歐洲猶太人命運的分析。
當時,歐洲猶太人被圈居在貧民窟內,多數工作都不允許他們從事,而且要佩帶黃星標識自己的身份。整個二戰期間,遭納粹殺害的猶太人大約有600萬之眾。1943年2月5日,璐卡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不相信有一天我可以不帶這個顆黃星星離開這棟房子。也不相信有一天這場戰爭會結束。如果這真的發生了,我可能會高興的發瘋。過去僅有的一點信心也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如果上帝存在,他肯定不會允許把人活生生扔進爐子,不允許用槍托搗爛嬰兒的頭,不允許把人裝進麻袋用毒氣憋死。」
隨後的幾天,璐卡在日記中稱自己迷了一個叫亞尼克的男孩,並渴望得到初吻。日記裡說:「我想,女人的特性在我體內已經被喚醒。昨天,當我洗澡時,水流過我的身體,我渴望有人用手撫摸我。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但以前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美麗的夢容易醒,當天晚些時候,她又回到了殘酷的現實。璐卡親眼看到納粹士兵把一個猶太嬰兒從母親手中搶走,用他們罪惡的手把孩子折磨至死。
璐卡的日記寫於1943年1月至4月,她與朋友斯坦尼斯洛娃-薩賓斯卡分享了日記的內容。璐卡感到自己可能即將面對死亡,把日記交給了來自基督教家庭的斯坦尼斯洛娃。斯坦尼斯洛娃現在已經80多歲,她在接受採訪時說:「她讓我保護這本日記。她說‘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下來,但是我想讓這本日記活下去,這樣人人都可以瞭解發生在猶太人身上的事情。'」
璐卡的日記存放在斯坦尼斯洛娃的書房裡60餘年,她認為這是珍貴的紀念品,而且過於私密不適合與其他人分享。在年輕的侄子的勸說下,她才在去年同意讓璐卡的日記與世人見面。
荷蘭少年安妮-弗蘭克的大屠殺日記已經為世人皆知。1943年,璐卡恰好和安妮同歲。以色列大屠殺博物館稱,璐卡的日記已經得到專家和當年倖存者的證實。
璐卡的父親雅各布是家裡唯一的倖存者,他後來到以色列定居,並重要組建了家庭。但是這段痛苦的記憶,雅各布一直壓抑在內心,一生從未向別人提起,包括他在以色列的女兒扎哈瓦-謝爾茲。謝爾茲說,父親從未向她提起過他其他的孩子,這本日記使她認識了自己從未謀面的家人。她說:「我是個獨生女,現在我突然有了一個姐姐。這個黑洞突然被填上了,我一下子感覺與她無比的親近。」
1943年2月20日,納粹士兵已經開始驅趕猶太人,璐卡寫道:「我感覺我是在最後一次寫日記了。我希望它已經結束!這種折磨,這是地獄。我拚命不去想明天,但是它卻像嗡嗡叫的蒼蠅一樣時刻糾纏著我。...儘管有種種暴行,我仍想活下去,等待明天的到來。「最後一篇日記寫於1943年4月24日,璐卡最後的話是:「我非常煩。一整天都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我不知道該什麼才好。」8月,他們全家被帶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可能一到那裡璐卡就被殺害了。
1943年,就在被帶到奧斯維辛之前,璐卡寫道:「圈著我們的繩子變得越來越緊。我成了一隻等死的小動物。」幾個月後,璐卡死了,她的日記也銷聲匿跡。但就在去年,保存這本寶貴日記的波蘭朋友將它貢獻了出來。
「璐卡的筆記本」既是一本日記本,記錄了發生在波蘭貝德津的大屠殺的恐怖景象,也是一本剪貼本,反映了一個少年在特殊時期的生活歷程。其中有天真的少年童趣,有擔憂,有初戀,也有對歐洲猶太人命運的分析。
當時,歐洲猶太人被圈居在貧民窟內,多數工作都不允許他們從事,而且要佩帶黃星標識自己的身份。整個二戰期間,遭納粹殺害的猶太人大約有600萬之眾。1943年2月5日,璐卡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不相信有一天我可以不帶這個顆黃星星離開這棟房子。也不相信有一天這場戰爭會結束。如果這真的發生了,我可能會高興的發瘋。過去僅有的一點信心也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如果上帝存在,他肯定不會允許把人活生生扔進爐子,不允許用槍托搗爛嬰兒的頭,不允許把人裝進麻袋用毒氣憋死。」
隨後的幾天,璐卡在日記中稱自己迷了一個叫亞尼克的男孩,並渴望得到初吻。日記裡說:「我想,女人的特性在我體內已經被喚醒。昨天,當我洗澡時,水流過我的身體,我渴望有人用手撫摸我。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但以前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美麗的夢容易醒,當天晚些時候,她又回到了殘酷的現實。璐卡親眼看到納粹士兵把一個猶太嬰兒從母親手中搶走,用他們罪惡的手把孩子折磨至死。
璐卡的日記寫於1943年1月至4月,她與朋友斯坦尼斯洛娃-薩賓斯卡分享了日記的內容。璐卡感到自己可能即將面對死亡,把日記交給了來自基督教家庭的斯坦尼斯洛娃。斯坦尼斯洛娃現在已經80多歲,她在接受採訪時說:「她讓我保護這本日記。她說‘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下來,但是我想讓這本日記活下去,這樣人人都可以瞭解發生在猶太人身上的事情。'」
璐卡的日記存放在斯坦尼斯洛娃的書房裡60餘年,她認為這是珍貴的紀念品,而且過於私密不適合與其他人分享。在年輕的侄子的勸說下,她才在去年同意讓璐卡的日記與世人見面。
荷蘭少年安妮-弗蘭克的大屠殺日記已經為世人皆知。1943年,璐卡恰好和安妮同歲。以色列大屠殺博物館稱,璐卡的日記已經得到專家和當年倖存者的證實。
璐卡的父親雅各布是家裡唯一的倖存者,他後來到以色列定居,並重要組建了家庭。但是這段痛苦的記憶,雅各布一直壓抑在內心,一生從未向別人提起,包括他在以色列的女兒扎哈瓦-謝爾茲。謝爾茲說,父親從未向她提起過他其他的孩子,這本日記使她認識了自己從未謀面的家人。她說:「我是個獨生女,現在我突然有了一個姐姐。這個黑洞突然被填上了,我一下子感覺與她無比的親近。」
1943年2月20日,納粹士兵已經開始驅趕猶太人,璐卡寫道:「我感覺我是在最後一次寫日記了。我希望它已經結束!這種折磨,這是地獄。我拚命不去想明天,但是它卻像嗡嗡叫的蒼蠅一樣時刻糾纏著我。...儘管有種種暴行,我仍想活下去,等待明天的到來。「最後一篇日記寫於1943年4月24日,璐卡最後的話是:「我非常煩。一整天都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我不知道該什麼才好。」8月,他們全家被帶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可能一到那裡璐卡就被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