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05 00:12:08作者:史珂 編輯整理
序
昔者上古之初,天人一體,只有春秋,無有冬夏,獸身鳥形也都是人。《尚書·周書·呂刑》記載,蚩尤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腥。於是絕地天通,神人不復相雜。
昔者上古之中,《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始有春夏秋冬焉。《淮南子·時則訓》曰:制度陰陽,大制 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天人雖別而相應: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天有4季而人有4體,天有12月而人肢有12 節,天有12月以制366日人亦有12肢節以使366節,天有五行而人有五臟,天有九重而人有九竅。膽像雲,肺像氣,肝像風,腎像雨,脾像雷,以與天地相 參也,而心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其他形體的人,就逐漸地從世間消失了。
昔者上古之末,當堯之時,始根據日月星辰定歷數,順其時氣以應天道。因此有《易》曰:「先王以治歷明時。」
據記載漢代開始出現24節氣的劃分。《傳》曰「天六地五」,五六之和十一為天地之中。陽生於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陰生於午,故五月為小刑,冬生草木皆死。 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子午、醜未、寅申、卯酉、辰戌、己亥是謂六府。子午、卯酉為二繩,醜寅、辰巳、未申、戌亥為四鉤。天維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徙一歲而 移,十二歲而大周天,終而復始。
由此可見,中國古老的的曆法,和中國古老的易經、陰陽五行學說、天人合一等說法、乃至修煉是渾然一體的。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孔竅肢體,皆通於天。故飲食 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古人講順天知命,是因認為人體和天地息息相通。古人看到了天氣的風調雨順也明白了人需要心平氣和、凡事適度。並且古人根 據天道制定了24節氣,以順天地之變、與天地合德。
中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365.2419天) 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中國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 順序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 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陽干對陽支,陰乾對陰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循環。
這二十二個字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 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充分體現了陰陽五行的思想, 蘊含著自然循環運化的規律。
二十四節氣是以太陽曆為基礎,根據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從黃經0起,每15為一節,每月一個「中氣」和一個「節氣」,全年分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以後合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按天文、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賦予有特徵意義的名稱。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 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間接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小 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穀雨、小雪、大雪。驚蟄、清明、小滿、芒種、處暑則是反映物候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以自然季節現象和農業活動相結合為內容。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氣候適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 冬四季的開始;雨水表示降雨季節的開始;驚蟄是冬眠蟄蟲開始復甦,出土活動;清明表示天氣開始轉暖草木新綠,景象清新;穀雨是降雨開始增多,有利於穀物的 生長;小滿表示草木開始繁茂,夏熟穀物子粒開始飽滿;芒種是一年中農事繁忙的時節,需要及時進行夏收、夏管、夏種;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處暑 表示炎熱季節的結束;白露表示氣溫下降快,濕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輻射冷卻快,凝結的露水溫度低;霜降表示進入降水季節;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 冷的時節。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中國黃河流域的氣候特點,表示溫度的節氣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表示降水的節氣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 雪、大雪七個節氣,大部分在春播和秋播季節,強調水分對農業的重要作用。雨水節氣表示降雨開始和雨量開始增多兩個含義,在這些節氣中白露、寒露和霜降雖是 降水現象,但溫度的意義更重要,也可以作為溫度表示降溫程度的節氣,表示日照長短的有二分、二至,反映了日照時數的季節變化。二十四節氣中的這些節氣明顯 地表示氣候的季節變化和轉折。其他節氣中,驚蟄間接表示地溫的升高,清明、小滿通過物像表示氣溫的升高,芒種以農事活動表示盛夏到來。節氣都表示氣候特 征。
據記載,公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採用農事二十四節氣。(待續)
昔者上古之初,天人一體,只有春秋,無有冬夏,獸身鳥形也都是人。《尚書·周書·呂刑》記載,蚩尤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腥。於是絕地天通,神人不復相雜。
昔者上古之中,《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始有春夏秋冬焉。《淮南子·時則訓》曰:制度陰陽,大制 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天人雖別而相應: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天有4季而人有4體,天有12月而人肢有12 節,天有12月以制366日人亦有12肢節以使366節,天有五行而人有五臟,天有九重而人有九竅。膽像雲,肺像氣,肝像風,腎像雨,脾像雷,以與天地相 參也,而心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其他形體的人,就逐漸地從世間消失了。
昔者上古之末,當堯之時,始根據日月星辰定歷數,順其時氣以應天道。因此有《易》曰:「先王以治歷明時。」
據記載漢代開始出現24節氣的劃分。《傳》曰「天六地五」,五六之和十一為天地之中。陽生於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陰生於午,故五月為小刑,冬生草木皆死。 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子午、醜未、寅申、卯酉、辰戌、己亥是謂六府。子午、卯酉為二繩,醜寅、辰巳、未申、戌亥為四鉤。天維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徙一歲而 移,十二歲而大周天,終而復始。
由此可見,中國古老的的曆法,和中國古老的易經、陰陽五行學說、天人合一等說法、乃至修煉是渾然一體的。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孔竅肢體,皆通於天。故飲食 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古人講順天知命,是因認為人體和天地息息相通。古人看到了天氣的風調雨順也明白了人需要心平氣和、凡事適度。並且古人根 據天道制定了24節氣,以順天地之變、與天地合德。
天干地支
中國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 順序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 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陽干對陽支,陰乾對陰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循環。
這二十二個字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 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充分體現了陰陽五行的思想, 蘊含著自然循環運化的規律。
二十四節氣簡介
二十四節氣按天文、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賦予有特徵意義的名稱。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 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間接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小 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穀雨、小雪、大雪。驚蟄、清明、小滿、芒種、處暑則是反映物候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以自然季節現象和農業活動相結合為內容。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氣候適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 冬四季的開始;雨水表示降雨季節的開始;驚蟄是冬眠蟄蟲開始復甦,出土活動;清明表示天氣開始轉暖草木新綠,景象清新;穀雨是降雨開始增多,有利於穀物的 生長;小滿表示草木開始繁茂,夏熟穀物子粒開始飽滿;芒種是一年中農事繁忙的時節,需要及時進行夏收、夏管、夏種;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處暑 表示炎熱季節的結束;白露表示氣溫下降快,濕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輻射冷卻快,凝結的露水溫度低;霜降表示進入降水季節;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 冷的時節。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中國黃河流域的氣候特點,表示溫度的節氣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表示降水的節氣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 雪、大雪七個節氣,大部分在春播和秋播季節,強調水分對農業的重要作用。雨水節氣表示降雨開始和雨量開始增多兩個含義,在這些節氣中白露、寒露和霜降雖是 降水現象,但溫度的意義更重要,也可以作為溫度表示降溫程度的節氣,表示日照長短的有二分、二至,反映了日照時數的季節變化。二十四節氣中的這些節氣明顯 地表示氣候的季節變化和轉折。其他節氣中,驚蟄間接表示地溫的升高,清明、小滿通過物像表示氣溫的升高,芒種以農事活動表示盛夏到來。節氣都表示氣候特 征。
據記載,公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採用農事二十四節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