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成燙手山芋中國領導不願沾

作者:康彰榮 發表:2007-04-30 06: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大陸領導人為樹立政績,任內都投入許多重大公共建設,如青藏鐵路、南水北調、三峽大壩,以及奧運場館建設等,其中又以三峽大壩引發最多的爭議。最近由中國科學院主導的一份官方調查報告中,罕見地對三峽建設提出尖銳的質疑,透露出三峽大壩已成燙手山芋,也暗示當前領導人不願為這項工程背書。

四月十四日公布的「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是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長江水利委員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編寫。報告雖以長江為主軸,卻大篇幅地討論三峽大壩的利弊,顯見三峽大壩對長江生態造成的嚴重影響。

去年五月廿日,號稱世紀工程的三峽大壩全部完工,原先預期盛大的慶祝典禮,當天卻只有工程人員舉行簡短的完工儀式,現場幾乎見不到任何中央高層前來祝賀,突顯出第四代胡溫政權對前總理李鵬主導的這項工程充滿不信任感。

三峽大壩去年完工蓄水後,原是汛期的八月,上游的重慶卻出現百年大旱,中游的武漢長江水位也降至史上第二低,各界議論紛紛,許多人更將矛頭指向三峽大壩,認為是蓄水引發「木桶效應」所致。

當初建設三峽大壩的理由之一,是為了調節長江水量,但中科院的報告直接否定大壩的這項功能。報告指出,長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與長江洪水峰高量大的矛盾十分嚴重,而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明顯不足,工程建成後又引起河道沖淤變動、蓄泄關係及河勢發生新的變化,長江防洪形勢十分嚴峻。

河道淤積已成為三峽大壩建成後立即顯現的危機。這份報告的主編人之一、長江論壇秘書長翁立達透露,去年三峽水庫水位已蓄到一五六公尺,「有些省份希望蓄得更高,巴不得蓄得越快越好」。他說:「水位一高,泥沙問題的負面影響就會出現,黃河三門峽就是個沈重的教訓」。

翁立達說:「有些搞工程的只看到發電的效益,其實移民、永續發展、地質災害和環保問題中任何一個搞不好,發電效益再好,都沒有用。」

三峽大壩蓄水後,也出現一個嚴重的污染問題─「水華」現象,也就是由藻類引起的優養化。報告指出,三峽庫區的庫灣及支流回水區在春夏季節出現水華現象,原因是三峽蓄水後,回水區水流減緩,嚴重的只有每秒一.二公分,幾乎不再流動,使庫區周圍近岸水域及庫灣水體納污能力下降。

報告指出,二○○四年庫區支流庫灣累計發生「水華」六起,二○○五年累計發生十九起,二○○六年僅二至三月累計發生「水華」十餘起,呈現加重、擴散的趨勢。

除了污染的問題外,各界一直未消除三峽建設引發地震的憂慮。報告中坦言,三峽水庫建成後,有可能誘發地震。三峽庫區是大陸地質災害較為頻繁的地區之一,隨著移民工程的建設和三峽水庫水位的逐漸抬升,地質災害會更加頻繁,光崩塌土石流隱患處就達四千多處。

翁立達指出,危害最大的是構造性地震,在第二庫段仙女山斷裂、九畹溪斷裂、建始斷裂北延和秭歸盆地西緣一些小斷層的交會部位,都可能誘發水庫地震。

監測結果顯示,二○○三年三峽水庫蓄水以來,三峽地區微震活動頻率明顯增加,主要集中在巫山─秭歸─長陽一帶。報告中雖強調過去發生地震的強度仍維持在較低水準,不會對三峽水利樞紐和三峽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構成威脅。不過,三峽大壩壩體在二○○三年曾出現裂縫事故,雖及時修復,但讓人為大壩的安全性捏把冷汗。

報告中也不留情地批評三峽建設對長江生態的破壞,包括國寶白鰭豚、長江鰣已難覓蹤跡,中華鱘、白鱘數量急劇減少,已有二十多種魚類被列入大陸瀕危動物紅皮書。

對此現象,全球水夥伴組織中國區主席董哲仁痛心地說:「用水發電,取得了經濟利益,但留給後代的卻是這樣的河流,不再生機盎然,而是一團死氣。」在全球高舉環保旗幟下,如何取得經濟和生態的平衡發展,恐值得大陸領導人深思。


来源:工商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