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第三屆行政長官,於3月25日產生。800人的選舉委員會,圈出63歲的曾蔭權,繼續主持「一國兩制」下的特區政府;49歲的大律師、公民黨的梁家傑敗落。
圈選的結果,是意料中的事。在「一國」的屋檐下,曾蔭權獲北京全力支持,得到六百多個選委提名,梁家傑則只獲一百多個選委提名;投票的結果,與提名人數成正比例關係,在772張有效票中,曾獲649票,梁得123票,分別佔84%、16%。
傾斜政策與指令控制
香港產生行政長官的制度設計,由中共中央實際主持。在它的色彩意象和傾斜政策之下,八百人的選舉委員會向「紅臉人」傾斜。所謂紅臉人,是指傳統左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他們與北京早有政治血緣。
制度設計的極度傾斜,有利於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指令控制和指導控制。這種源自計畫經濟體系的控制模式,必然使圈選特首先有北京的「計畫性」,即打算安排誰當特首。在「計畫」控制下,八百人的投票,大體是回應北京"計畫安排"的一種形式。與其說這是「選舉」,倒不如說是北京意旨下的「推舉」。
對於香港居民而言,這樣的「選舉」是關於民主的「苦澀童話」,只是以「童話」講「民主選舉故事」,令人發笑後有苦澀之感。
納稅人士沒有選舉權
儘管北京嚴控香港選局,但與前兩屆比較,這次倒有小小的進步,開放了「候選人」的公開辯論,讓港人瞭解他們的新平臺。
開放公開辯論並不足夠,佔很大比例的港人期待早日有一人一票的普選。泛民主派提議在2012年以普選方式產生特首,有相當高的民意支持。
按照基本法第45條,行政長官要達至普選的最終目標。這樣的規定,是向港人開出一人一票選舉期票的標誌。
對於期票的兌現,北京官方和「愛國界」與民意有很大的距離,有人把「最終」說成二十一世紀四十年代;更多人把民主選舉與「亂局」聯在一起,並以臺灣政局動盪為由反對2012或2017年普選;說得最多的「理由」,是英國統治香港期間從未有普選,何必在近10年內舉行普選。
香港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與數百萬繳納入息稅、利得稅、差餉的人息息相關。佔極大比例的納稅人只有義務而沒有選舉的權利,與全球政治文明的發展背道而馳。不能說英國沒有給港人普選權,現在或稍後港人就不應享有普選權。這正如毛澤東時代沒有市場經濟、也無「和諧論」,在毛之後就不應有市場經濟和構建和諧社會之說。
具備普選行政長官條件
英國雖然在香港只推行分區立法局直接選舉,沒有政府首長的普選,但他給香港留下四大政治遺產:以司法獨立為基礎的法治,居民充分的自由,包括公務員行政中立、廉潔的文官體制,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它使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受到法律和制度的有效約束。以法、制為基礎的秩序文化,亦比中國大陸強。
就經濟實力而言,香港也有追求普選的基礎。2006年的人均GDP,中國大陸約二千美元,香港則超過一萬五千美元,香港的人均外匯、財政儲備和國際旅遊收入,也遠在中國大陸之上。
國際有公信力的調查顯示,香港的經濟競爭力、政府廉潔度,也在全球的前列。
上述的事實,一方面說明,以引起動亂之名反對普選缺乏根據;另方面說明,在中國大陸一時不能推行的改革,香港未必不能嘗試。
盡早實現行政長官普選,不僅不會造成亂局,反而讓行政長官有真正的民意合法性,也使胡錦濤、溫家寶新領導層建立國際形象的新亮點。
北京《中國青年報》和胡錦濤智囊之一的俞可平,已公開倡議「還政於民」,在中國大陸實行真正的民主選舉;在各方面的條件都強於中國大陸的香港,何不先走一步試驗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