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至西元五世紀北印地區
德國慕尼黑大學印度學專家塞伊德女士認為,在當地所發現的陶土塑像,並非如印度專家過去所相信的僅為玩具,而很可能是一種名為恰圖蘭卡(Chaturanga)的桌上遊戲的棋子。
恰圖蘭卡普遍被視為是國際像棋的前身,國際像棋則是在恰圖蘭卡棋戲於十五世紀傳至歐洲後才演進而成,但像棋的確切起源仍是個謎。塞伊德先前就曾宣稱發現了印度國王在西元六世紀把恰圖蘭卡傳至波斯的文字證據。
伊朗、中國堅稱才是發明者
塞伊德這項說法卻引起伊朗強烈抗議,伊朗歷史學家主張古波斯人才是像棋的原始發明者,波斯人稱這種棋戲為恰特蘭格(Chatrang),並將之傳入印度。中國對此說也很有意見,許多中國專家堅持現代像棋的始祖就是中國像棋,而早在西元前五世紀的戰國時期文件中就曾提到過像棋。
塞伊德博士則希望在根瑙傑所發現的戰士、馬匹、戰車及大象等各式陶土製品,可成為她所提出像棋起源理論的首批具體佐證。
塞伊德指出,這些塑像是被刻意設計為可放進手掌中,既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圓或太肥,而且幾乎摔不破,厚實的底座則使其可輕易移動。
塞伊德表示,恰圖蘭卡大概是在西元四五○年左右在北印度被發明,沒多久根瑙傑就成為穆卡裡國首都,西元五六○年至五八五年在位的沙伐瓦曼國王,又用恰圖蘭卡棋戲代替火藥的原料硝酸鉀,送給當時的波斯王。
恰圖蘭卡 意指軍隊四大分支
印度詩人巴納曾在作品中指稱,恰圖蘭卡約在西元六三○年左右盛行於根瑙傑,當時使用的是一種六十四格的棋盤。儘管棋戲的規則已失傳,但恰圖蘭卡在梵文中意指「有四個部分」,因此恰圖蘭卡被認為分別代表了古印度軍隊的四大分支:步軍(卒)、像軍(車)、馬軍(騎士)及車軍(主教)。
来源:自由電子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