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競報23日報導,連著幾年,北京從廟會出來的市民大多抱怨,幾百年的傳統到現在變成了小商品展銷會。
「給孩子買了一個兩元錢的布制的小蜜蜂,沒到家翅膀就都掉下來了。」王大媽生氣地說。
在白雲觀門口,小販們拿著拼圖、玩具、紫砂壺就迎上來兜售。「去年我買的就是這壺,回家沏茶把兒掉了。」劉先生說。幾乎在所有廟會裡,除了小吃就是這些小玩意。
今年的大觀園在「元妃省親」的活動中又增加了「寶玉成婚」和「賈母賀壽」。不少市民看過表演後反映演員像是在應付事兒。「演員就松鬆垮垮地走著,還有打鬧的。」趙先生抱怨,吸引人的絕活越來越少了。
馬先生說,廟會的小吃幾十年沒變過:羊肉串、然後是爆肚、炒年糕、還有杏仁茶湯。市民反映廟會的節目也比較單調,只有拉洋片、捏麵人、抖空竹等等。
廟會不重傳統氣息使市民們覺得景山和朝陽公園的「洋廟會」還比較有趣,那裡有外國舞蹈和德國烤肉、咖啡。然而參加了「洋廟會」的曹女士則覺得傳統小吃比較合自己的口味。市民期待有一個真正有創意的廟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